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油菜白锈病的防治

油菜白锈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被害,正面长出浅绿色小斑点,后逐渐变为黄绿色至黄色斑点,在叶子背面则有稍隆起的呈白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病斑接连发展,布满全叶,成熟之后,病斑破裂,散出白色粉末 。叶片凹凸不平,变黄枯死。叶柄、茎、花梗也可被害,被害部位肥大、扭曲、畸形,也产生白色病斑。荚被害,肿胀畸形,结实不饱满或不结实。【病因】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或在种株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出游动孢子,长出芽管,由叶片上的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通过气流、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 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发展,最...

菜用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菜用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受害后,叶面初期产生黄化小点,逐渐变为灰褐色,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整株枯死。豆荚受害后,荚内种子表面产生灰白色霉层,荚外症状不明显。【病因】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开始生长,从菜豆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该植株成为田间的发病中心,借风雨传播蔓延,再侵染其他植株,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一般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或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②选用无...

辣椒根腐病的防治

辣椒根腐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辣椒根腐病有多种表现症状,但通常病部仅局限于根部和茎基部。植株发育不良,较矮小。后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尚可恢复,反复多日后植株枯死。病株茎基部及根部皮层变为褐色至深褐色,呈湿腐状。最后病部缢缩、腐烂,皮层易剥离,露出暗褐色的木质部。【病因】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发病组织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的厚垣孢子可在土中存活5~6年甚至更长。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发病部位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可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早春...

萝卜猝倒病的防治

萝卜猝倒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幼苗,幼苗下胚轴发病,呈浅褐色水浸状,很快湿腐、缢缩,幼苗尚未凋萎己摔倒,不久整个幼苗枯萎死亡。发病初期可见发病中心,低温、湿度大条件下扩展迅速,出现一片片死苗。【病因】病菌以卵孢子在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第二年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发病。病菌生长适宜...

球茎甘蓝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

球茎甘蓝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从球茎处发病,外部表现为植株萎蔫,球茎内部湿腐,直至腐烂呈泥状,致使整个植株塌倒溃烂。病部散发出臭味。【病因】病菌可在窖藏种株、土壤、病残体上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昆虫等传播,从自然裂口、虫伤口、病痕及机械伤口等处侵入。病菌发育适温25~30℃,喜高湿环境,不耐强光和干燥。【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高畦覆盖地膜栽培,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均匀灌水,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湿度的剧烈变化导致球茎开裂。注意防治地蛆、黄条跳甲等害虫,减少伤口。...

黄瓜灰色疫病的防治

黄瓜灰色疫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暗绿色病斑,后呈软腐状下垂。果实染病,果斑暗绿色,圆形,呈水浸状,病部及其四周凹陷,发病早的在病部产生逐渐密集的白色霉状物或呈现紧密的污白色天鹅绒状霉,果实下部病斑凹陷显著,近果梗的上半部不明显。症状与疫病近似。【病因】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上不能越冬,越冬后的病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果实上,引起发病。借雨水传播为害。田间25~30℃,相对湿度高于85%发病重。一般雨季或大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易积水的菜地,定植过...

萝卜炭疽病的防治

萝卜炭疽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秋萝卜和春萝卜采种株上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茎部或果荚。叶片发病,初呈针尖大小的水浸状斑点,很快扩大为2~3毫米大小的褐色小斑,条件适宜时多个小斑连合,形成不规则、深褐色的较大病斑。严重时,叶片病斑开裂或穿孔,导致叶片黄枯。采种株受害,茎部和荚上产生近圆形至梭形病斑,颜色稍深,稍有凹陷。湿度大时,病部产生淡红色粘质物。【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合,孢子萌发侵入为害。田间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冲刷或雨滴冲溅传播蔓延,造成反复再侵染,扩大为害。病害...

菜用大豆立枯病的防治

菜用大豆立枯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严重受害幼苗茎基部变褐、缢缩、折倒、枯死,或植株变黄、矮小,生长缓慢。【病因】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和田间农事操作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0~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选用六月白、川豆30号、鄂豆4号等耐病品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撒施均匀。地温应控制在2...

大蒜红腐病的防治

大蒜红腐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多由根部发病蔓延到鳞茎基部。蒜瓣上生在黄褐色不规则形的四陷踊,后期病掷周围往往变褐和软化,病邯干腐,并逐渐扩展到整个蒜瓣,蒜瓣干枯抽缩。【病因】蒜头贮藏期病害种类多,发生规律不尽相同。初侵染菌源有的来自田间,有的来自贮藏处所。有些病害在田间已经发生,在贮运期间进一步发展。例如,51起红腐病的镰刀菌在田间侵害蒜株根部,造成根部腐烂,在贮运期间由根部蔓延到蒜共基部,蒜瓣变黄褐色而干枯。但是,贮蒜病害的病原菌腐生性较强,分布很广,蒜头不论在田间,还是在贮运过程申都可被病原菌污染。贮运条...

油菜白粉病的防治

油菜白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时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为灰白色,相对来讲,叶片背面发病更重些。【病因】病菌可在温室内存活而越冬,越冬后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病菌从孢子萌发到侵入约20多个小时,故病害发展很快,往往在短期内大流行。10~30℃病菌均可以活动,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45%~75%发病快,低于25%时分生孢子也能萌发引起发病,超过95%则病情显著受抑制。【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 选择地势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