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危害未着色的番茄果实。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呈浓淡褐色相间的云纹状病斑。病果不变形,病部果皮光滑和硬实。在潮湿的环境下能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果实腐烂。【病因】以卵孢子在土中病残体内越冬。卵孢子通过雨水反溅到距地面近的果皮上萌发直接侵入寄主植物。病果上产生的孢子囊和孢子囊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通过雨水落石出或风雨在生长期间进行再次侵染。多雨潮湿发病重。【防治方法】(1)摘除病果,并集中处理。(2)果实未着色前喷1%波尔多液,着重喷射距地面较近的第一、二...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只为害根部,受害后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枯萎死亡。主、侧根和须根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主根肿瘤大如鸡蛋,数量少,侧根肿瘤很小,圆筒形或手指形。肿瘤表面开始光滑,后变粗糙,进而龟裂。【病因】病菌以休眠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休眠孢子的抗逆性很强,即使没有寄主作物,也能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休眠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由植株根毛或侧根的伤口侵入寄主。侵入后,病原菌在寄主根内发展蔓延,刺激薄壁细胞分裂,组织膨大,形成肿瘤。同时病原菌经过复杂的菌体分化,完成生活史,...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根结,解剖根结可见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一般在根结之上可生出细弱新根,再度染病,则形成根结状肿瘤。地上部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矮小,发育不良,结实少,干旱时中午萎蔫或提早枯死。【病因】根结线虫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翌年条件适宜,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线虫发育至4龄时交尾产卵,雄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害瓜类蔬菜的蚜虫主要是瓜蚜。成虫和若虫在瓜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卷缩,但提前干枯。【病因】以瓜蚜为例,无翅孤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多为黄色,春秋为墨绿色至蓝黑色。有翅孤雌蚜体长2毫米,头、胸黑色。【防治方法】①喷雾法此法最常用,必要时喷洒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除虫菊酯)300...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症状变化大。苗期染病,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茎端形成褐色坏死条斑,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的不结果。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绿果略凸起,轮纹不明显,青果上产生褐色坏死斑,呈瘤状突起,果实易脱落。成熟果实染病轮纹明显,红黄或红白相间,褪绿斑在全色期明显,严重的全部僵缩,脐部症状与脐腐病相似,但该病果实表皮变褐坏死别于脐腐病。【病因】种子能带毒传染,此外烟蓟马、豆蓟马、蓟马、烟草褐蓟马等均可进行持...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苗期发病,叶脉附近的叶肉黄化,并沿叶脉扩展。有的叶片上出现直径2~3毫米圆形褪绿黄斑或褪绿小斑点,迎光检视非常明显,后变为浓淡相间的绿色斑驳。成株发病,嫩叶表现浓淡不均斑驳,老叶背面有黑褐色坏死环斑,后期容易穿孔。【病因】一般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重,尤其是土壤温度高时更易发病。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土壤温度在30℃时比15℃时发病率高1倍。甘蓝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病毒会相互传染,加重病情。【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称黄瓜泡泡叶。黄瓜泡泡叶多出现在冬茬、冬春茬黄瓜植株中、下部,这种叶片生长受到抑制,光合能力降低。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鼓泡,逐渐增多,各叶的鼓泡数量差异较大。鼓泡直径约5毫米,正面凸起,背面凹进,叶面凸凹不平。在凹陷处常有白毯状物,无病菌。凸起部分逐渐褪绿,变为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病因】关于泡泡叶的发生原因,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明显地看出,泡泡叶的产生与环境条件不良有关,特别是低温、弱光下易发生。定植初期气温低,植株始终处于缓慢生长状态,在生产上遇到阴雨...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甘蓝紫球表面变为紫色、紫黄色等不正常的颜色,降低了商品价值。【病因】甘蓝紫球是在花球临近成熟时,突然降温,花球内的糖苷转化为花青素,使花球变为紫色。幼苗胚轴呈紫色的品种容易出现这一现象。在秋季栽培,收获太晚时也易出现甘蓝紫球。【防止方法】适期播种,适期收获。...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似缺水状萎蔫,随后萎蔫逐步加重。植株下部叶片的叶脉开始变黄,随之叶缘变黄,最后整个叶片枯黄,但枯黄的叶片不脱落。纵剖病茎,可见其维管束变为褐色。【病因】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传播,由根部的伤口或幼根侵入,定居在维管束内。温度25~28℃,土壤湿润利于发病,根部伤口多,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防治方法】①种子及苗床消毒 播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进行床土消毒。②农业措施 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用赤茄、托鲁巴姆等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适时、精...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症状表现在灌根后展开或长出的真叶上,初期叶片边缘的小叶脉或紧靠叶脉的叶肉褪绿,变为蛋黄色或黄白色,呈网状,而后叶肉从叶缘向内部均匀或不均匀地坏死,坏死部位呈白色薄膜状。发病较重时叶缘直接变白。因叶片各部分生长速度不一致,有的叶片还会皱缩。【病因】黄瓜幼苗在子叶展开以后的一段时期容易发生猝倒病,生产上常使用一些内吸性药剂,如猝倒必克、多菌灵等进行防治,如果用药量过大,例如用猝倒必克灌根时,每20克药剂配成1000倍液溶液,可满足10平方米苗床使用,如果用于5平方米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