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罐头瓶无棉塞栽培猴头菇技术

罐头瓶无棉塞栽培猴头菇技术

猴头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有“山珍”之美誉,并且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均有较好疗效,并且对肿瘤,尤其消化道癌有理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人工栽培,开发前景可观。栽培方法一般以瓶栽、袋栽、段木栽培为主。笔者多年的经验,用罐头瓶栽培,容器易得,且可重复使用,成本低。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塑料膜封口取代棉塞,操作简便,灭菌彻底,成品率高。1.原料配方以玉米芯为主料,选择色正、无污染的玉米芯,用筛片口径为12厘米的粉碎机粉碎,颗粒有花生粒大小。配方①玉米芯83%,玉米面15%,过磷酸钙1%,...

双孢菇的生长环境条件

双孢菇的生长环境条件

1.温度:双孢蘑菇是喜欢冷凉气候的菌类,但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为4--32℃。最适温度为22--25℃,在这样的温度下,菌丝生长粗壮浓密,生活力强。当温度低于5℃时,菌丝生长极为缓慢。温度高于30℃,菌丝体生长稀疏无力,生活力降低,菌丝变黄,易老化,33℃以上菌丝体停止生长。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22℃,最适温度13--16℃,在此温度条件下长出的蘑菇,菌盖肉厚致密,菇体较重,柄短,产量高,质量好。超过18℃,子实体生长虽然加快,但菌柄细长,肉质疏松,且易...

白灵菇生产技术要点

白灵菇生产技术要点

白灵菇,因其自身独特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近几年在我国北方地区投料量逐年增加,并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前景,是广大种菇新手发展食用菌生产的首选菇类之一。目前白灵菇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发菌、出菇阶段污染率高、发菌慢、出菇率低、菇型差等,对此,我们在这里结合生产技术要点的介绍给出解决方法。要点一:制种专家提示:制备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故建议菇农最好到正规食用菌研究所或科研单位购买母种,切忌到无经营许可证、无科研实力的小商贩那里购买,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在购买试管母种时,要注意鉴别菌种的...

食用菌种植:蘑菇“怪胎”早预防

食用菌种植:蘑菇“怪胎”早预防

畸形菇通风不顺畅、菇室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易出现畸形菇。出菇部位过深,在粗土缝间长出的菇也往往呈畸形。应重点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水锈斑菇菇房内及培养料表面喷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换气,菇房湿度过大,蘑菇表面出现小水滴,时间一长,会形成铁锈色的斑点。所以,每次喷水后应打开门窗30分钟至60分钟通风换气。空根白心菇喷水太少,覆土层较干燥,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菇柄产生白色髓部,甚至空心。预防措施主要是适时适量喷水,出菇期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硬开伞菇昼夜温差达10℃,或遇强冷空气袭击,均会引起...

珍稀蘑菇――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珍稀蘑菇――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姬松茸的栽培技术与双孢菇相似,目前,订的栽培方式有室内床架式、室外畦式、大棚生产等几种。生产季节 春秋两季都可生产,春播宜在3月上旬进行,秋播宜在8~9月上旬进行,以春季栽培较为多见。菌种生产 (1)母种生产。母种培养基配方1: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配方2:麦粒10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2)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姬松茸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技术类假于其他食用菌。常用的培育基配方有:1)麦粒80千克,阔叶树木屑20千克,石膏或碳酸钙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水适量。2)...

双孢蘑菇发酵土和细泥砻糠土的制作方法

双孢蘑菇发酵土和细泥砻糠土的制作方法

目前,国外工厂化生产蘑菇都采用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的泥炭作为覆土材料,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国内应用的覆土材料大致有五种,即粗细土、混合土、河泥砻糠土、细泥砻糠土、发酵土。细泥砻糠土和发酵土是根据我国目前的蘑菇栽培方式和农村条件研制出来的两种制作简便和有良好覆土效果的覆土材料,这两种覆土材料具有较大饱和含水量、较好的持水性和较大的孔隙度,且有适量的有机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人造覆土材料,制作方法分别如下。(1)细泥砻糠土细泥砻糠土是把细泥和砻糠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改变泥土的物理性状,使这种混合材料的...

猴头菇秋季栽培最适宜

猴头菇秋季栽培最适宜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或山伏菌等,原是一种深藏于密林中的珍贵食用菌。子实体圆而厚,常悬于树干上,布满针状菌刺,形状极似猴子的头,故而得名。猴头菇肉嫩味香,鲜美可口,其色、味、香均属上乘。猴头菌作为一种大型真菌,素有山珍”之称,它含有16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具有生长周期一般以9-11月生产为宜。 合理选材 科学配方 栽培猴头菇的原料极为广泛,如棉籽壳、木屑、玉米芯、豆秸、野草、酒糟等,适量加入麸皮、玉米粉等辅助原料,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后,猴头菇能良好生长。若在这些培养料中...

栽培蘑菇“六注意”

栽培蘑菇“六注意”

预湿要充分: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二次翻堆之前若不能补足水分,以后将很难补足,这样会影响菌丝的生长。翻堆要均匀: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翻堆时不遵循这个原则,会导致培养料发酵不均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采土要符合要求:有的农户用未处理过的菜园土进行覆土,有的还添加未充分腐熟的牛粪。这样的土壤常带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容易引发多种病害,给蘑菇农户造成损失。覆土时不要添加尿素:新的农户习惯性地把种植蘑菇和种植其他作物等同起来,...

用液体菌种栽培的杏鲍菇

用液体菌种栽培的杏鲍菇

用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3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1/10。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可接17×33厘米的栽培袋4000袋-5000袋,成本仅为0.04元,是使用固体菌种的1/32。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接种后6小时左右即可看到菌种萌发变白,24小时就可吃料生长,使杂菌没有浸染机会。在25℃的条件下,养菌18天-20天即可长满袋,生长期是使用固体菌种的50%。配方: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配方是:木屑65%、...

“大连产”养菇新技术将在全国推广

“大连产”养菇新技术将在全国推广

日前从大连市食用菌行业协会了解到,由大连春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液体菌种养菇新技术和新设备改变了固体菌种生产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等弊端,并得到中国食用菌协会的重点推介,将在全国推广使用。大连食用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大连市一家专门从事将农业资源转化为高端产品的外向型高科技企业,公司从原固体菌种的养菇弊端中抓住商机,联合大连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院校的专家,从深入研究液体菌种特性入手,研发生产工艺和设备,先后开发出拌料、制种、接种等九种工艺和与工艺配套的八种设备,把传统的固体二级菌种到栽培袋长达两个多月的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