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情况常伴随菇体瘦小,菌盖薄,出菇稀少,多发生在出菇后期,培养料内水分不足,营养不足,湿度偏小,空气相对湿度长期低于80%,菌柄内细胞伸长失调所致。防止方法:采过头潮菇后,及时往培养袋内注水和营养液,或者再进行覆土栽培,菇棚要遮阳降温,喷水时要小喷勤喷,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90%左右即可防止。...
发病症状:受白腐病为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的瘤,此后这种瘤逐渐增多,并在病菇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霉。受害严重的蘑菇一开始长出就呈畸形,成为一个不定形的白色团块。有些病菇的菌柄极粗、菌盖畸形,最后病菇皱缩、软化,病部常有褐色、具有恶臭味的黏液流出。防治方法:(1)及时铲除病菇将病菇及10厘米深的培养料一起挖除,扔出床外。(2)在菇长出之前用波尔多液(1∶1∶300)喷洒所覆盖的土壤表面,以减轻病害的发生。(3)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内的温度和湿度。...
覆土是双孢菇生产所特有的一项技术措施。覆土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料表面应保持干燥,如果料面过湿,应进行通风。(2)要检查是否有杂菌和害虫,一旦发现,必须采取措施。(3)料面要进行一次“搔菌”,即用手抓一抓培养料,然后再整平,使料面的菌丝断裂成更多的菌丝段。(4)覆土前应检查菌丝是否长到料底,如果没有,待菌丝长到料底再进行覆土。(5)覆土材料和蘑菇产量密切相关。北方泥炭土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最好用泥炭土做覆土材料。或用稻糠(麦糠)、细土为覆土材料,比例为1:20,稻糠(麦糠)用1%石灰水浸泡24小...
危害秋蘑菇的“三虫一病”是:螨虫、跳虫、菇蚊和有害疣孢霉。现将这些病虫害为害特点与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一、螨虫为害症状发菌过程中,如发现菌丝有退菌现象,如绒毛状菌丝减少,索性菌丝增多,菌丝表层见到有粉红色发亮点,则为菇床出现螨头。当用放大镜所看到的范围内存在3~5只螨虫时,即达到防治指标。覆土后螨虫会随着菌丝向土面生长而和土面移动,集中于原基和菇柄基部取食,常造成根部光秃,无菌根,营养无法输送而萎缩致死。同时螨虫传播病菌和病毒,螨虫严重的菇房,各种病害也较严重。二、跳虫为害症状跳虫是杂食性昆虫,在大田和大棚...
双孢蘑菇属低温结实性菌类,在18℃以下才产生子实体,最适出菇温度在16℃左右。因此,栽培季节多安排在秋冬季,并延续到早春。在由于各地的气候差异和地形小气候不同,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来确定蘑菇的栽培时期。一般以当地秋季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22~25℃时为播种期。由此往前倒推23天左右为培养料建堆日期,江浙一带为8月中、下旬,福建闽北为9月上、中旬,重庆地区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近年来,为防止播种时气温突然增高,以及病虫害的暴发,长江流域蘑菇种植区往往推迟15~20天建堆,即在9月上旬建堆发酵。...
症状:子实体柄细盖薄,提早开伞。发生原因:出菇密度过大,菇房温度偏高,空气相对湿度不够,床面土层偏干,子实体生长快等,都会形成薄皮早开伞。预防措施:适当控制出菇部位,菇房通风时间宜选在早、晚,降低菇房温度,适当增加床面土层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
夏菇93是由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高温型蘑菇品种。栽培技术如下:1.栽培季节及设施栽培季节 南方为3月下旬至10月,长江流域为5--9月,北方为6--8月。菇房消毒 可利用现有蘑菇房或塑料大棚等常规蘑菇栽培设备夏季空闲期栽培和塑料中棚地栽培。一般在春菇结束后,立即清除废料,对菇房和床架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在栽培前用敌敌畏和甲醛进行密封熏蒸。2.培养料的堆制与发酵 原料以稻麦草为主。一般分室外堆制发酵和室内后发酵两个阶段。室外堆制发酵时间大约15天左右,通常在堆制过程中培养料翻堆3--4次。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的质...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柱状环锈伞、柳菌柳环菌、柳松茸,是生长在杨、榕、桉等阔叶树干上的木腐菌。鲜杨树菇、盖嫩柄脆、香气浓郁、干菇还有很好的油香味、味道鲜美,在日本、法国、意大利市场上很受欢迎,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菌类。杨树菇往往易与茶薪菇造成混乱,茶薪菇盖色泽较重、呈茶色或略深,甚至与香菇相仿的红褐包、而杨树菇则呈现偏黄色。其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27℃,菌丝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在零下15℃可以活5天,在39℃高温下4天也不会死亡。子实体在16~15℃形成,以24℃为最适宜,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在...
12月是食用菌生产最繁忙的时段,大多数栽培品种正在出菇,部分春季出菇的正在发菌,还有部分菌种正在制作或发菌中。而进入12月,温度降低,对于食用菌生长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因此,菇农一定要合理安排,抓好管理,保证食用菌正常生长。平菇 大多处于出菇阶段,部分秋季栽培的已进入出菇尾声,管理重点是保温,解决菇棚升温保湿与通风之间的矛盾。采用广温型菌株的如8359、农科12等,棚温应保持在15℃左右。采用低温型菌株的如2006、特抗1号等,尽管0℃条件下子实体不会被冻死,但长速太慢,赶不上上市的黄金期。因此,要设法使...
猴头长到商品规格采收后,要及时将子实体放于通风良好的竹帘上晒干,或用线绳串起来,挂在通风向阳处晾干;如遇阴雨天气,收获量又大时,应在火炕上用文火烘干。但应注意保持菌刺完整,以免降低商品质量。待充分干燥后,即可装入塑料袋密封保存。也可用盐水浸渍保存,方法是:将鲜猴头剪去有苦味的菌蒂,用清水洗净,拣除杂质,放入0.1%柠檬水中煮沸10分钟左右,捞出放入清水中冲洗,冷却后,沥干,按鲜猴头重量的25%加入精盐。一层猴头菇,加一层盐,贮于缸中,将猴头菇全部浸入水中,上压竹片或木板。浸渍过程中,要搅拌倒缸3-4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