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浆肥取黄豆500~1000克,浸泡后磨成浆并过滤一下,在滤液中加入清水50公斤,搅拌均匀后喷施菇体,可提高蘑菇产量。2.盐水肥取食盐150~250克,放入50公斤清水中溶解后喷施,可使菇体粗壮,提高产量。3.草木灰浸出液肥取草木灰2公斤,加20公斤水浸泡24小时,过滤后在滤液中加水至100公斤,每平方米喷施0.5~1公斤,可增强菇体的抗病能力。...
在桑秆综合开发利用方面,2006年以来,广西河池市在宜州、环江等市县成功探索出“桑~菇~肥”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以桑秆为主料培育的“榆黄蘑”2006年在中国湖南(国际)绿色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桑枝蘑菇栽培的成功,解决了河池市20多年来大面积桑秆作为废弃物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难题,为扩展食用菌产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资源,保护了山区“木腐菌”生产所消耗的生态植被。河池市以夏伐、冬伐的桑秆粉栽培蘑菇,每个菌筒产值10元,扣除成本2元,农民纯收入8元,每667平方米桑秆种菌...
巴西蘑菇,也叫姬松茸,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因与珍贵的松茸风味相似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外是一种非常畅销的食用菌珍品。除自身风味独特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多糖对肿瘤有奇特的功效,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在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栽培量位居首位,而且价格昂贵,售价是平菇的5~10倍,前景十分看好。应广大读者要求,现简要介绍一些人工栽培技术。一、生产季节选择:春秋两季都可生产,春播宜选择在3月上旬至5月中旬进行,秋播宜选择在9月至于11月中旬进行。二、培养料配方1.稻草(375千克)+米糠(10千克)+鸡粪...
一、症状表现子实体染病后,菌盖和菌柄开始变色,最后变为褐色。菌柄表面开裂,在菌柄和菌褶上长有粗糙的灰白色丝状物,病菇不能正常发育,最后成畸形菇。若子实体在发育后期感病,菌柄稍变色,菌盖表面有褐斑,有时出现黄色圆圈。二、防治方法常规防治方法同疣孢霉病。若菇床上有贝勒孢霉病发生,要停止或减少喷水,摘除病菇并将其销毁,同时在菇床上喷波尔多液或0.2%的多菌灵溶液。...
一、栽培季节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关中平原一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二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二、原材料的准备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
一是对于该病多发地区,菌袋进棚后或鸡腿菇、双孢蘑菇覆土后,除了栽培床外,对菇房的床架、地面、墙壁等处喷洒一遍500倍的疣霉净药液进行预防。二是发病初期,应立即停止喷水,降温到15`C以下,同时在病菇周围可用2%甲醛、1:500倍的疣霉净药液连续喷洒二次以上。危害比较严重时,先清理所有病菇,停止用水,通风干燥,将病菇焚烧后再喷药,可抑制病菌蔓延。三是对所有可能带菌的工具、材料等均使用500倍的疣霉净药液刷洗;同时对害虫进行一次彻底杀灭处理,以防虫体带菌进棚。通风排除有毒气体后,再进行出菇管理。...
以我市发展传统蘑菇、香菇生产为主,同时适量开发珍稀食用菌类生产的食用菌产业结构思路。今年4月中旬,由市、区食用菌办组织引进示范生产的珍稀食用菌──袖珍菇(又称姬菇,型态菇色近似凤尾菇),第一批17万袋在飞鸾镇落户。经60-70天的精心培育已于7月上旬陆续采收上市。第一茬菇每袋平均收获45克,平均鲜菇售价每公斤6.6元,7吨多的鲜菇销往港、台和上海、广东市场。7月上旬采收的菌筒经18天左右的培养,7月下旬又已开始收获第二茬,一般每袋可延续收获七、八次,总产量平均每筒袋达到8两左右。袖珍菇目前有底温、中温、高...
1、畸形菇。通风不良,菇房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易出现畸形菇。出菇部位过深,在粗土缝间长出的菇也往往呈畸形。防治的重点是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2、红根菇。栽培料偏酸,出菇前高温阶段,覆土层含水量过大,追施葡萄糖超量,菇房通风不良等都易导致红根菇。应调整好培养料的酸碱度,覆土含水量保持在22%―25%,避免高温时洒水,追肥浓度要适当。3、空根白心菇。喷水太少,覆土层较干燥,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菇柄产生白色髓部,甚至空心。预防措施主要是适时适量喷水,使出菇期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4、薄皮早...
杏鲍菇冬春栽培,菌肉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欢迎。一、栽培时间: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一般可安排10月至次年2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出菇,可在室内或室外大棚育菇。二、培养料配方:配方1:棉籽壳60%-70'%,麸皮15%-20%、棉籽粉10%-15%、糖1%、碳酸钙1%。配方2:杂木屑68%-75%、麸皮10%-20%、棉籽粉10%-20%、糖1%、碳酸钙1%。配方3:杂木屑30%-35%、棉籽壳30%-35%、棉籽粉10%-20%、糖1%、碳酸钙1%、麸皮1...
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与分级→烫漂(杀青)→冷却→盐渍→调酸与装桶→成品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与分级:选用无病虫害、色泽正常的鲜菇,削掉老化硬根,保留嫩柄1~3厘米,除去杂质后进行分级。一级菇菌盖直径1~2厘米,不开伞;二级菇菌盖直径2~3厘米,半开伞;等外品为全开伞菇。2.烫漂:烫漂液用10%食盐水,每50公斤开水一次煮菇30公斤,一锅水可煮菇2~3次。每次都要保证沸水下菇,用旺火尽快煮制;使菇体熟而不烂。烫漂时用笊篱不断轻轻地翻动,勿弄破菇伞底膜。烫漂时间过短,菇体未煮透,盐渍后过酸;时间过长则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