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又名白阿魏菇、翅鲍菇。在我国自然界分布仅见于新疆部分地区,因此又叫天山神菇。该菇是我国近几年来开始商品性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由于它洁白清靓,菌肉肥厚,质地细腻,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因此,一投放市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食用菌新秀。1.形态特征白灵菇子实体丛生或单生,菇体洁白,肉质肥厚,柄粗3~7厘米,长6~10厘米,柄实心,偏心生或近中生,菌盖顶呈内卷状,质地脆嫩,成熟时盖径大约8~15厘米,不易碎,耐运输。单朵鲜菇重50~160克,最大可达400克。2....
原因主要是低温季节管理不当,在低温季节菇棚内湿度有可能过大,喷水过度,菇体上附着游离水过多,吸水后不能蒸发,致使菇体新陈代谢减弱,造成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而引发子实体的各种病害;持续低温天气,造成菇棚内温度过低,食用菌子实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而导致发病;有的食用菌品种出菇期处于3~4茬,菌袋内营养不良,现蕾后的子实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而造成发黄死亡。防治一是出菇棚要经常喷洒各类杀菌剂,如菌绝杀、细菌杀、蘑菇祛病王、克霉灵等,一般可每周喷洒1次;二是菇棚温度过低时,喷水不能过多,湿度以能保...
葡枝霉病也称软腐病、蛛网病、霜霉病。一、症状表现该病常发生在菇床表面。先在床面上长出灰白色霉斑,然后病斑迅速扩大并变为暗绿色,发病部位不再出菇。若子实体长出土层后被感染,其症状是先从基部发病,再向菌盖蔓延,初为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被网状菌丝覆盖而变软,稍触动便倒伏。二、发病条件病原随覆土、空气、水和昆虫传入菇房。在温度为25℃、培养料pH值为3~4、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的条件下易发生葡枝霉病。三、防治方法防治该病的常规方法是加强菇房通风,降低覆土和空气的湿度,将培养料和覆土的pH值调为6.5~7,如向菇床...
幼菇子实体发育正常,但菌盖边缘像锯齿一样,凸凹不齐,产生这种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大风刺激。风大,湿度就少,幼嫩的平菇子实体受这些不良环境的影响,致使新陈代谢受到干扰,菌盖边缘部分组织细胞受损伤,产生锯齿状平菇。防治方法:大风天气,不开通风口或少开通风口,如急须通风时,就北风只开南面的风口,南风只开北面的风口。同时,增加喷水量,提高菇棚湿度。...
一、温度过高当菇蕾形成和生长时,菇棚(房)的温度突然升高或连续数天在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菇蕾就会萎缩变黄,最后死亡。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秋末或早春,因菇蕾在低温条件下形成,其营养是由菌丝向子实体运送,而当温度突然升高时,营养又由子实体倒流回菌丝体,菇蕾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防治方法:密切注意气温变化,根据天气预报调节好菇棚(房)的温度,使菇棚(房)温度保持在20℃以下,严防菇棚(房)温度突然升高。二、菇棚(房)通气不良冬季,菇农为保持菇棚(房)温度,常将菇棚(房)关闭严密,而忽略通气。也可能由于菇棚(房...
茶薪菇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但由于发生病虫害比较多,栽培者义往往未能准确识别症状和病原,而盲目采用化学农药处理,导致菇体受害,栽培效益欠佳。现将常见的浸染性病害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褐腐病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腐烂、发臭。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或接触病菇的手、工具等传播而引起发病。防治措施:(一)搞好菇棚消毒。(二)出菇期间用水要清洁,注意通风换气。(三)及时摘除并销毁受害菇,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四)采用链霉素50倍溶液喷洒菌袋杀菌,避免...
蘑菇肉质肥嫩,低脂肪高蛋白,是良好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蘑菇反季节栽培,填补了市场空白,售价相对较高,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栽培品种的选择:目前栽培品种主要有新登96”、夏菇93”及台湾高温”等,其出菇温度为24℃-35℃。 二、时间安排:3月初制原种,3月底制母种,5月份制栽培种。5月上旬将培养料建堆发酵,6月初播种,6月下旬覆土,7月中旬进入始菇期,9月初出菇结束。 三、培养料配方:每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用料量为:干稻草2000千克,干牛粪1200...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和蘑菇、草菇菌种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可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新区主要靠引进母种或原种。适合大球盖菇母种生产的培养基如下:一、母种培养基1、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胨(豆胨)1克、酵母2克、麦芽糖2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2、马铃薯葡萄糖酵母琼脂培养基(PDYA)马铃薯300克(加水1500毫升,煮20分钟,用滤汁)、酵母2克、豆胨1克、葡萄糖1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3、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80克、麦芽糖10...
随着沼气池的快速普及,沼渣去向成了现实问题,就多种利用途径而言,沼渣种植食用菌值得提倡,值得大力推广。1、季节安排:高温型蘑菇,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堆料,5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覆土,6月中旬出菇,8月采收;秋菇一般在9月下旬堆料,10月播种,11月出菇,次年4月采收。2、原料选择:每种植100平方米蘑菇用稻草2400公斤、沼渣2400公斤、豆饼粉50公斤、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膏粉50公斤、石灰50公斤、碳酸钙25公斤。3、前发酵(堆制发酵):堆料时间一般安排在下种前25天进行,堆料前2-3天将...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同时用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降低温度、湿度在不使菇房冷却的条件下,开窗通风,降低温、湿度。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下,温度降至17℃以下。药剂防治在菇长出之前,用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