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蘑菇收获后不再增温生产冬蘑菇,菇床就进入了冬季管理阶段。菇床冬季管理的好坏对来年春蘑菇产量影响极大。保温和通风冬季菇房温度保持在3℃以上,使室内不结冰,以防冻坏菌丝。进入冬季前,逐一检查菇房四壁,堵塞漏风处,门窗上挂布帘,防止寒风侵入。温暖天气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中午打开菇房南窗2~3小时。天暖无风、室外温度在8℃以上时,将南北窗都打开,让空气对流。中午室外温度低于5℃,应暂停通风。喷水和追肥看土壤干湿程度确定喷水次数,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喷水过勤、过多后床面过湿,避免萌发的菌丝遭受冻害。结合喷水...
褐腐病病菇幼时受侵染,无法进行分化,后期则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如菌盖极厚如拳,或菌柄菌盖难以区分等,且在表面着生一层“白毛”,温度在20℃以上时,4~5天病菇色泽变暗,继之腐烂,渗出褐色、酱油状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该过程变长,约需7天以上。子实体生长中期受侵染,则在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菌柄呈粗胖状,继之菇体变软,亦渗出暗褐色液滴。切开病菇其内部组织由原来的白色变为乌白色,菇体软腐后则变为乌褐色,并发出臭味。其主要是病菌孢子通过空气及人为、工具等渠道传播。防治措施:清理环境卫生...
到目前为止,全国发现和有记载的野生菇(菌)有1万余种,其中有毒菇(菌)类有192种之多,在江浙一带有毒菇类达30余种。野生菇(菌)一般多在梅雨季节和夏秋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生长,因此食用中毒事件亦多发生在这一时期。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1)色泽鲜艳度高。(2)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3)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4)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5)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一、清水浸泡:水能隔绝空气,使蘑菇变色慢,体态饱满。但要求水质含铁量低,不得使用铁器皿及含铁量高的水浸泡。二、焦亚硫酸钠处理:先用0.01%的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漂洗蘑菇3―5分钟,再用0.1%的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浸泡半小时,近期出沥干,装进塑料袋内贮存。三、比久保鲜:植物生长延缓剂比久。用0.001%―0.1%的比久水溶液浸泡蘑菇10分钟,沥干,贮存于塑料袋内,在室温5℃―22℃条件下可保存8天,并能有效地防止褐变,延缓衰老,保持新鲜。...
1、菇棚环境的消杀处理:强化“环境”观念,严格消毒杀菌。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蘑菇生产环境每况愈下,诸如污染菌袋、带病菇体以及栽培废料的随意乱弃,使其成为新的“病源基地”,造成病害频发,并伴发交叉感染,使持续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该现象自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就开始显现,至今得不到有效治理。对于基地型生产,我们一直强调这个“环境”的改善问题,在无法做到大面积治理的条件下,在基地内可强化消毒杀菌措施,对栽培棚外包括操作场地周边,清理卫生,对于厩厕、垃圾等需严格清理,尤其要彻底清理污染菌袋以及菌糠废料等,并喷洒高浓度多...
金顶蘑,又名黄金菇、玉皇蘑、榆黄蘑。其子实体多为丛生或簇生,菌盖扇形、圆形或喇叭形,成熟时盖顶金黄色,缘薄卷曲,表面光滑;盖宽2一12厘米,长2一10厘米,有细毛,多侧生。菌褶垂生,白色,密集,不等长。菌柄白中微黄,基部相连,整簇子实体如同一朵绚丽的金色花朵。金顶蘑香味浓郁,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药用上有滋补健身、化痰定喘、平肝健胃、降压减脂和抗肿瘤等疗效,因而被称为是“老天赐给人间的时尚美食”。金顶菇原为我国东北林区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近年来人工驯化栽...
(1)播种日期各地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一个适当的播种期,最佳播种期的标准是:培养料发菌阶段自然温度尽可能在24~26℃。长江流域一带的播种期在9月上中旬,上海和邻近上海的地区,最佳的播种期在9月8~12日。如播种过早,播种后常会遇到28℃以上的高温,致使菌种不萌发而死亡;如播种过迟,会缩短适宜温度的出菇天数,不易获得高产。(2)播种前的准备工作①翻松、翻匀培养料:后发酵结束后,要进行培养料的翻格,即把培养料全部翻松、翻匀和整平,目的是排除培养料内的废气,使培养料厚薄均匀和疏松。翻格必须认真,要把结块...
调味蘑菇系列小食品是最新休闲植物类产品之一,尤其是蘑菇小食品这样的植物调味,成为众多消费者热衷植物产品新食源的原因,目前市场一直看好。凭借多年研究复合调味食品的经验,现特供相关调味蘑菇系列产品,如调味鸡腿菇、调味金针菇、调味茶树菇、调味香菇、调味松茸、调味牛杆菌等的研发技术,以供大家参考、借鉴。1.调味蘑菇加工工艺流程蘑菇→整理→保鲜→蒸煮→切片→调味→包装→高温杀菌→检验→喷码→检查→装箱→封箱→入库。2.对蘑菇影响较大的加工控制点一般风味的调味蘑菇做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较好的蘑菇休闲食品的加工爱许多因素...
所谓“暴发出菇”,意指食用菌栽培时,通过人为调控,使菌袋后熟时间延长(10天以上),积蓄最大数量的生物能量,使出菇形成“暴发”之势,变常规栽培长达3~5个月、生物学效率100%、3~4潮出菇为“暴发出菇”,其总体产量一次性出齐,生物学效率最高可达到160%的生产效果,既缩短了栽培管理时间,又可提高菇品的质量及商品价值,在与常规栽培一批相同的时间内,可连续栽培3批以上,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尤其对于定单蘑菇基地、商品生产基地来说,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暴发出菇”的技术要点为:1.对菌种进行脱毒处理或引进脱毒...
大球盖菇抗性强,易栽培。据栽培的实践及近年来推广的情况来看,尚未发生严重危害大球盖菇生长的病害。但在出菇前,偶尔也会见到一些杂菌,如鬼伞、盘菌、裸盖菇等竞争性杂菌,其中以鬼伞较多见。大球盖菇的栽培过程,较常见的害虫有螨类、跳虫,菇蚊、蚂蚁、蛞蝓等。现将主要防治措施分述如下:(1)鬼伞常在菌丝生长不良的菌床上或使用质量差的稻草作培养料栽培时发生。主要防治措施是:①稻草要求新鲜干燥,栽培前让其在烈日下曝晒2―3天,利用阳光杀灭鬼伞及其他杂菌孢子。②栽培过程中掌握好培养料的含水量,以利菌丝健壮生长,让其菌丝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