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蘑菇开始陆续出菇,也是蘑菇房病菌开始繁殖为害的时候。蘑菇胡桃肉状菌是蘑菇生产中为害较严重的一个病菌。该菌又称“假块菌”,其病原菌是小孢德氏菌。子囊果成堆时呈胡桃肉或菜花状,浅黄色至奶油色,老熟后浅褐色。表面被覆皮屑状物,菌肉致密,柔软,压破后有腥臭味,大者可达10几厘米。一旦蘑菇房床被胡桃肉状菌感染,床面应立即停止喷水,使其基质土面干燥,并挑去胡桃肉状菌的子实体,换上相应新土。待室温下降到16℃以下时,再按常规管理;以免影响出菇。在非药剂人为综合治理上,密切注意菇房高温在23-26℃时,若通风不良...
猴头菇因形似猴头、味道鲜美而得名,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在菌种生产或转接过程中,由于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环节的不慎,有时会出现污染菌种。若将污染菌种弃之野外,又会造成环境污染;若掏出培养基,洗净菌种瓶待用,又费工费时。但若用污染菌种来栽培猴头菇,则可变废为宝,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1.收集污染菌种、灭菌。将污染的菌种及时挑出,数量集满20瓶(袋)左右时采用手提式高压锅灭菌,或在蒸菌包时与菌包一起灭菌。方法是:先将瓶内培养基用力抖动,使之结构疏松,再将废菌种瓶放置在高压锅中,瓶间留...
辅助原料要减少:配方中麦麸、米糠等要适当减少,能不用尽量不用,石灰的用量要适当增加,以提高培养料的PH值,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比其它季节栽培料的水要少5%左右,以上要求都是为了加强培养料抵抗杂菌污染的能力。拌料装袋:在高温季节,使用菌袋的规格最好比其它季节要小些,使食用菌菌丝尽快长满,以减少袋料污染,不同食用菌分别按其配方将培养料混合后加水拌匀,石膏粉、过磷酸钙等要与干培养料搅拌,与干培养料拌匀后再加水搅拌,尿素等视应溶于水中再与主料搅拌,搅拌好的培养料应马上装袋,在天气较热时装袋,一般要求从开始...
形体特征野蛞蝓体柔软无外壳,为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分泌的黏液无色,伸展时体长30~40毫米,宽4~6毫米。双线嗜黏液蛞蝓柔软无外壳,为灰白色或淡黄褐色,分泌的黏液为乳白色,伸展时体长35~37毫米,宽6~7毫米。黄蛞蝓柔软无外壳,为深橙色或黄褐色,分泌的黏液为淡黄色,伸展时体长120毫米,宽12毫米。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一年繁殖一代,活动的最适温度为15℃~25℃,产卵的适宜温度比平时活动的适宜温度低4℃~5℃。当地温平均稳定在9℃以上、土壤湿度在75%左右时适于其产卵,卵多产于土壤缝隙中。蛞蝓的生活习...
双孢白蘑菇子实体生长的适当温度为14―16摄氏度。当菇房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则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为了延长出菇时间,就必须设法增加菇房温度。寒冷地区冬季种菇、种菜都要采取保温、增温。一、当气温低于11―13摄氏度时,在现有菇房的顶部和四周用黑色塑料簿膜覆盖,并用绳子系牢固定,在原来开启通风窗口位置,薄膜要相应剪除,保留平时通风的需要。每天的通风或喷水应选择中午气温相对较高时进行。每个菇房最好要有2―3条温度计,安放在不同位置,以便观察温度变化。着重关注顶层温度,一旦顶层温度超过23摄氏度时,应及时打开通...
花菇是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干燥气候等环境因子的刺激,导致菌盖表皮开裂,形成不规则纹理,是香菇的上等品。香菇是典型的木腐菌,每生产1万筒菌筒,就要消耗1.25万kg的阔叶林。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节约森林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我们试着用锥栗枝条栽培花菇,发现效果很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原料制作1.原料选择及配方。将秋冬落叶后修剪和更新下来的锥栗枝条进行一次性切削成木屑,木屑应偏粗些,以增加通透性。并备足麦皮或米糠,石膏或碳酸钙、糖以及塑料筒和消毒药品等。常用配方有:①锥栗枝木屑79%、麦皮或...
1.拌料早防。用玉米芯、麦秸、稻草作主料时,底添加5%麸皮或4%发酵腐熟的畜禽粪;用含氮丰富的棉子壳作主料时,可不加氮源,但要注意控制螨虫危害,可在拌料时喷洒800倍液的敌百虫,效果很好。2.酸碱适中。配料时加入的石灰量要达到5%,每采完一茬菇后要喷1%的石灰水或4%的草木灰水,提高pH值。3.通风透气。在播种后的4天内,每天上午10点左右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多及“针头菇”的大量出现,通风时间要逐渐延长到每天2小时。4.降温保温。气温低时要采取双层覆膜等措施保温,盛夏酷署要注意喷水并搭棚遮阳降温,尽...
经长期的研究发现该病菌只侵染子实体而不侵染菌丝体。蘑菇从开始被感染到初现症状需11天左右,生长发育中的菌丝能加速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发,第一茬菇发病,其传染源通常是覆土及旧菇架;后几茬菇发病则是由水、工具及人为操作再传播而引起的:在菇蕾形成期侵染,表现为:正常菇还未出现,病菇就大量生长了,一般病菇比正常菇提前出菇3-4天;若在幼蕾生长期被侵染,病菇虽然继续生长,但菌盖发育不正常或停止发育,菇柄膨大变形变质,呈现歪扭畸形,病菇后期内部中空,菌盖和菌柄交界处及菌柄基部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随后变为暗褐色,并渗出褐...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球,酒红色球盖菇等。其菇色鲜红、菌盖半球形,朵形大,菌盖6―10厘米。大球盖菇嫩滑柄脆,味道鲜美,维生素B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及烟酸含量十分之丰富,国内市场鲜品每公斤6―12元,国际市场鲜品每公斤5美元至7美元,干品每公斤40―60美元,是国际菇类市场畅销的十大菌类之一。可采用长稻草生料栽培,每平方米可收鲜菇10―20公斤。是国内商品生产性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由于具有如下特点,在广大农村、农林场极易推广,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1、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大球盖菇主要用稻草、玉米秆、麦草等...
用塑料袋栽培平菇,一般用两端出菇的墙式栽培法,等发现菌蕾后,解开袋口,码成5一10层的菌墙,让其出菇。塑料袋中间出菇(―般单生菇较多),主要原因是:装料不紧密、料与袋之间有空隙;工作中刺破料袋;培养环境不适,如温差过大,空气相对湿度高等,均会促使料袋中间产生子实体原基。如果出现小菌蕾,应用手在小菌蕾上用力按摩几下,使菌蕾萎缩,促使从两端出菇,便于管理。据试验,脱袋遍体出菇与两端出菇,产量基本相同,质量以两端出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