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引进的早熟型姬菇,产量高,品质好,单产11.93~14.07公斤/米2,生物学效率95.4%。菌丝生长最适湿度24~28℃。菌丝洁白、短绒状。子实体形成温度5~25℃,无越夏期,最适温度18~22℃,属中温型平菇种。子实体丛生,覆瓦状,菌盖贝壳形,边缘光滑,幼时灰黑色,成熟时褐色。菌肉白色、细腻。菌柄白色侧生。孢子印粉红色。...
蚕豆收获后,其秸秆一般被用作燃料烧掉,真是可惜。蚕豆秸是栽培草菇的好原料,100千克蚕豆秆可产鲜草菇40千克左右,产量是稻麦秸原料的2-3倍。利用蚕豆秸种草菇,在技术措施上应要掌握好以下七点。1、原料处理。蚕豆秸铺在场地上充分晒干、用石磙或其他工具反复碾压,使其破碎成5-10厘米的小段。2、培养料的配方。蚕豆秸80%,干牛粪粉10%、米糠4%、菜籽饼粉2%、过磷酸钙2%、石膏粉2%。另加石灰粉5%对水拌料。3、建堆发酵。先将蚕豆秸用石灰水充分预湿,其他辅料混匀后,用多菌灵500倍液预湿处理,分别建堆覆膜堆...
草菇属高温高湿型菌类,适于在恒温稳湿的环境中生长。因此,将高温性的草菇移到冬季进行栽培,必须在保温能力好的温室大棚中栽培,从而增加了升温等方面的成本投入、但冬季生产的草菇是夏季常规栽培售价的2倍,故应从培养料配方及栽培管理等方面作适当调整,以增大投入产出比来提高经济效益。草菇冬季栽培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用适宜的培养料配方,建堆发酵草菇反季节栽培不能采用养分少、产量低的单一草料配方,应选用营养丰富、生物学效率高的配方。生产中多采用棉籽壳68%、稻草20%、尿素1%、石灰6%、碳酸钙3%、草木灰2%或废棉...
塑料袋栽培草菇,比阳畦栽培和草堆栽培管理方便,产量高。栽培方法如下:(1)栽培料处理:选用无霉变的培养料,提前曝晒2―3天,配方是麦秸(或稻草)64%、干牛(马)粪5%、棉籽壳20%、麦麸4%、草木灰3.5%、复合肥0.5%、石灰3%,pH值8―9.5。按配方把培养料搅拌均匀,含水量70%左右,用手握培养料能滴2―3滴水为宜。堆料发酵,待料温上升至60℃时,维持3―4小时后进行翻堆,翻堆时把里边的料翻到外边,把边部、顶部及底部的料翻到里边,然后再保温。如此翻堆3次,当料成棕褐色,并有大量白色耐高温菌形成时...
1.播种期。利用阳畦栽培应提前打好阳畦,并在5月份覆盖好塑料薄膜。具体播种期应根据畦温而定,一般畦温应稳定达到22℃以上。达不到不能播种。华北中南部一般在5月下旬或6月初播种.2.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阳畦可投入稻草15~20公斤或棉籽皮15~25公斤,菌种量为培养料重量的6~8%,即每平方米用菌种量为1.2~1.5公斤。初次栽培的,应适当加大菌种量,以利于栽培成功。3.播种方法。先在阳畦底铺一层稻草或棉籽皮,然后踩实,四周边缘撒播一圈菌种,播幅3~5厘米,稻草培养料宜在四周同时添加一些营养料,如圈肥、牛粪...
在树叶遮荫较好的林荫地内栽培草菇,是近几年内比较热门的一种实用技术,用该法栽培草菇,可以很好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土壤肥力,而树叶又可以为草菇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生态条件。在林荫地栽培草菇,空气湿度大,自然遮光好,生产的草菇质量及品质都不错,因此利用各地的速生杨树林、成年果树园等林荫地栽培草菇应是一个很不错的致富项目。一、品种选择。草菇的品种有很多种,林荫地栽培草菇,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林荫地昼夜温差大,出菇温度范围较狭窄的品种对这种模式不大合适,因此林荫地栽培选用的草菇品种对温差变化的适应性一定要强,在温度高一点...
平菇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环境条件不适宜,常易形成畸形菇。生产中应查明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一、球形或烧瓶形:平菇的菌柄呈球形或烧瓶形,表面不平或扭曲呈波浪状,菌盖不能形成,只有很小的一点或有明显的冰凌状条纹,这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应用病毒K、病毒A、消菌灵喷雾或涂抹防治。二、花椰菜形:平菇的子实体原基不断增大,小柄强烈分杈,形成如同花椰菜的半球状。这是由于栽培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所致。应加强通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三、珊瑚形:平菇的菌柄不长粗或不形...
一、选择菌种要“准”。8-9月份投料播种,自然气温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进入10月份后气温会逐步降低,为了确保高温和低温期间均能正常出菇,选用的菌种一定是既能耐高温、又能兼顾低温出菇的优良品种。国平良种、庆丰1号等菌株,均具备上述特征特性。若选用的品种温型不当,是不适宜作早秋栽培的,引种时一定要慎重。二、培养料发酵、灭菌要“严”。平菇有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两种方式。用发酵料栽培时,培养料的发酵期不得少于4天,料堆内温度一定要达到65℃以上,中间翻堆2-3次,使原料腐熟均匀一致,达到灭菌的...
8359平菇。⑴特征特性:中广温型菌株,覆瓦状叠生,菌盖灰至深灰色,菌柄细短,褶白而细,叶片中等,朵形紧凑,抗杂、抗病力强,一般不感染黄菇病等病害,按“爆发出菇技术”进行管理,一般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50%以上,试验中最高超过182%。⑵适应温度:发菌5-36℃,出菇5-25℃。...
栽培草菇多采用畦栽法或堆栽法,生物转化率较低。用塑料袋栽培草菇可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生物效率达65%。其技术要点如下:原料配方麦秸100千克、干牛粪5千克、棉子皮20千克、草木灰3千克、明矾0.5千克、麦麸4千克、复合肥0.5千克、石灰3千克。按配方把料拌均匀,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堆料发酵,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待料温上升至60℃时保持24小时翻转,复堆后料温达60℃再维持24小时。当料呈棕褐色、有大量白色菌丝形成时即可摊堆降温,把0.1%的多菌灵溶液均匀喷入料内,充分搅拌。装袋发菌栽培袋选用2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