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豌豆黑根病主要为害茎基部。茎基和主根染病,病部初呈水渍状,逐渐变软,初轻微变色,后呈黑褐色,病组织附近根减少,根毛易脱落,造成植株大量枯死。【病因】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的真菌根腐丝囊霉。藏卵器亚球形或近球形,顶生于通常较短的分枝上,壁的内表面呈波纹状,卵孢子椭圆形或亚球形,近无色至深黄色,雄器顶生,多弯曲常分枝。菌丝分枝不太繁茂,游动孢子囊由营养菌丝一端产生隔膜直接形成,成熟后释放出几十至几百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先成群休止,休止时球形,不久即分散,多先生一乳头,从乳头处再...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症状又称湿腐病、烂头病。主要为害株端2~5cm幼嫩部位,初呈水渍状,在高湿或叶面结露条件下迅速扩展,呈湿腐状腐败,致茎部折曲。干燥条件下或阳光充足时,腐烂部位干枯倒挂在茎顶,夜间随温度下降湿度升高,病部又呈湿腐状。荚染病时荚的下端蒂部先染病,初呈灰褐色湿腐状,后病荚四周长有直立的灰白色茸毛状霉层,中间夹有黑色大头针状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豆荚逐渐枯黄,病荚由蒂部向荚柄扩展,湿度大时可见许多半荚内有长灰白色茸毛半枯黄的豌豆,健部仍保持绿色。【病因】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发生在保护地或露地豌豆上。病部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豆荚和茎上生出棉絮状菌丝,后在病组织上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豌豆从地表茎基部发病,致茎蔓萎蔫枯死。剖开病茎可见黑色鼠粪状菌核。【病因】豌豆菌核病在较冷凉潮湿条件下发生,适温5~20℃,15℃最适,子囊孢子0~35℃均可萌发,以5~10℃最有利。菌丝在0~30℃能生长,20℃最适。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菌核50℃经5分钟致死。病菌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潮湿土壤中...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近地面的茎和荚。叶片染病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中间黑褐色至黑色,具2~3圈轮纹,其上生很多小黑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茎部染病茎上产生条斑,病部呈黑褐色,茎部以上茎叶变黄枯死。荚染病初生不规则形紫斑点,病部具分泌物,褐色至黑褐色,干后呈疮痂状,侵入种子引起斑点。【病因】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翌年病菌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致发病。种子带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用病种子育苗,苗期可见子叶染...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病原侵染香椿叶片之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叶面,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菌丝及粉孢子)。后期于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色,渐变成黄褐色,最后变成大小不等的黑色小点(闭囊壳)。叶片上病斑不太明显,呈黄白色斑块,严重时卷曲枯焦,嫩枝条受害严重的可以扭曲变形,以致枯死。【病因】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第2年春天,由越冬闭囊壳释放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侵染,由气孔侵入叶片,病菌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只需几天的潜育期,分生孢子即成熟,成熟的分生孢子可在几小时内萌发,所以1年当...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称茭白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为褐色椭圆形斑,大小和形状如芝麻粒,故称胡麻斑病。病斑常围有黄晕,湿度大时斑面生暗灰至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斑密布,有的连台为大斑块,终致叶片干枯。【病因】以菌丝体和孢子在老株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气温回升,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溅射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通常高温多湿的天气,或茭白连作或缺乏钾肥和锌肥,植株生长不良,易诱发本病。【防治方法】(1)结合冬前割茬,收集病残老叶集...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为害叶片和叶鞘,以分蘖期至结茭期易发病。病斑初呈圆形至椭圆形,后扩大为不定形,外观似地图或呈虎斑状,斑中部于露水干后呈草黄色,湿度大时呈墨绿色,边缘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可见蛛丝状菌丝缠绕,或由菌丝纠结成菌核。【病因】主要以菌核遗落土中,或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残体或杂草及田间其他寄主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再侵染主要靠田间病株,病菌借菌丝攀缘,或菌核借水流传播。田间遗落的菌核数量多,高温多湿或长期深灌及偏施氮肥的茭田发病重。【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适...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锈病为茭白的重要病害,主要在南方地区发生分布,发病后病情往往较重,病株常达60%以上,明显影响茭白生产。【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在叶片和叶鞘上散生橘红色隆起小疱斑,即夏孢子堆,以后破裂,散出锈黄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夏孢子。条件适宜常产生狭长条至长梭形锈黄色疱斑,周缘常具有黄色晕环。后期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黑色疱斑,即病菌冬孢子堆,表皮通常不易破裂,破裂后可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冬孢子。【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及冬孢子在老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在茭白生长期间,夏孢子借气流传...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茭白黑粉病是茭白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叶鞘和茭肉,导致茭白产量和品质下降。现将该病主要症状和综合防治方法简介如下:【症状】叶鞘染病初期,病斑为深绿色小圆点,以后发展成椭圆形瘤状突起,后期叶鞘充满黑粉孢子团,使得叶鞘发黑。茭肉染病时黑粉菌充斥茭白组织,使得中间鼓胀突起,茭肉条体变短,外表面多有纵沟,粗糙,严重时茭肉不能食用。【病因】病原为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的茭白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Henn.]。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地下茎内,当新芽萌发时,菌丝即由母茎侵入芽内,...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茭白瘟病又称茭白灰心病,主要侵害叶片。叶片病斑分急性、慢性和褐点3种类型。急性型斑圆点状,暗绿色,斑背面灰绿色霉层病征(分孢梗及分生孢子)较明显,其出现是茭白瘟流行的先兆。慢性型斑近梭形,似牛眼,周缘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常有或长或短的坏死线,此种病征由急性型斑转化而成,其出现预示着田间病情由急激转向缓和,斑背病征不明显。褐点型斑表现为褐色小点,与茭白胡麻斑近似,但斑外无黄色晕圈,且多见于较老叶片,在高温干燥的天气条件下发生,不常见。【病因】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