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茼蒿立枯病的防治

茼蒿立枯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茼蒿立枯病主要为害根部和根茎部,初病部生浅褐色至褐色水渍状椭圆形病斑,病部凹陷后,病茎逐渐收缩或干枯,病苗开始呈萎蔫状,后逐渐枯死,但病株多立而不倒,因此称之为立枯病。湿度大条件下,病部常长出浅褐色稀疏的蛛丝状霉,立枯病在苗床上扩展缓慢上述特征明显。【病因】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该病。【防治方...

茼蒿叶斑病的防治

茼蒿叶斑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深褐色,微具轮纹,边缘紫褐色,外围具变色而未死的寄主组织,后期在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因】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靠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有利其发生。【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2)加强田间管理。(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

茼蒿炭疽病的防治

茼蒿炭疽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多数从叶缘开始,半圆形(边缘)或近圆形(叶面),横径4~7毫米不等,灰褐色至褐色,边缘色较深,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明显或不甚明显,有的斑面微现轮纹,潮湿时斑面出现朱红色针头大液点或小黑点,此即为本病病征(分孢盘和分生孢子)。【病因】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s.〕,归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翌春温湿适宜时,分孢盘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射或小昆虫的活动...

球茎茴香灰斑病的防治

球茎茴香灰斑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茎、叶、花梗和果实。叶片染病初生黄色小点,扩大后成近圆形病斑,大小1~2毫米,中央灰色,边缘褐色;茎和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中心部灰色,四周褐色;严重时病斑密密麻麻致叶片黄枯,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因】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部越夏或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一般7~8月发病,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一直延续到收获。高温高湿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及氮肥施用过量发病重。【防治方法】①早播,使其在雨季前开花结果。②高温多雨季节喷1...

球茎茴香枯萎病的防治

球茎茴香枯萎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茴香枯萎病引致叶片发黄、植株瘦弱矮小,有时在花期出现烂根现象,叶色淡黄,中午呈萎蔫状,顶部叶片萎垂,后期叶片变黄干枯,根部发黑,侧根少。采种株易发病。【病因】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等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夏或越冬,未腐熟的粪肥也可带菌,病菌可随雨水及灌溉水传播,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侵入后经薄壁细胞到达维管束,在维管束中,病菌产生镰刀菌素等有毒物质,堵塞导管,致叶片萎蔫枯死。高温多湿利于发病;土温25~30℃,土壤潮湿、肥料未充分腐熟、地下害虫...

茴香菌核病

茴香菌核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茴香菌核病主要为害叶柄和球茎,被害植株呈凋萎状,病部褐色湿润或变软腐烂,表面缠绕丝状霉,发病后期病部表面及球茎腔内产生大量黑褐色鼠粪状菌核。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实行轮作重病田实行与粮食轮作2—3年。或收获后,病田深翻土壤,深达20厘米以上,把土表层的菌核翻入深层内,可使子囊盘不能出土。或者收获后,灌水淹没土壤,保护10—20天,并覆盖地膜,也能杀死大部分菌核。(2)消灭田间及周围的杂草把田间及田块周围的杂草,及时彻底铲除干净,可减轻发病。(3)及时铲除子...

莴笋黑斑病的防治

莴笋黑斑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该病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块 直径3~15mm大小,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背面可产生黑色霉状物。【病因】该病借助风雨传播,温暖多雨, 结露时间长, 肥力不足, 植株衰弱易发病。【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实行轮作,及时去除老、病、残叶。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选用50%扑海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400倍液,70% 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轮换使用,7天1次,共2~3次。...

薹菜霜霉病的防治

薹菜霜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为害茎、叶、花和荚。叶片染病,病叶表面生浅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不规则形斑块,叶背常生白霉;抽苔后;茎苔和花序染病,茎上初生褪绿斑,后扩展成黄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形斑,斑上着生白色霉状物;花梗和角果染病,变褐萎缩,密布霉层,后枯死。严重的叶片脱落,全田一片枯黄。【病因】该菌系专性寄生菌,只能在寄主植物活体上生活。在乌塌菜和冬油菜区,病菌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中生活,是薹菜、冬油菜主要初侵染源。秋冬油菜苗和薹菜发病后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在长江...

薹菜黑斑病的防治

薹菜黑斑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薹菜生长后期易发病 , 主要为害叶、叶柄、茎、角果等 , 叶片染病初生灰褐色至黑褐色稍隆起的小斑 , 扩大后变为黑褐色圆形斑 , 直径 2~7(m), 具明显同心轮纹 , 四周干燥 , 有黄白色晕圈 ; 湿度大时 , 病斑上长出黑色霉 ,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叶柄、茎染病产生椭圆形或成纵行的黑色条斑。【病因】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留种株上越冬 , 也可以分生孢子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 翌年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 借气流传播侵染致病。在广州地...

西葫芦子叶炭疽病的防治

西葫芦子叶炭疽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种子出土子叶尚未展开,在子叶边缘出现浅褐色半圆形至不规则形凹陷斑,湿度大时长出粉红色粘稠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因】主要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株在田间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孢子萌发适温22~27℃,病菌生长适温24℃,8℃以下,30℃以上即停止生长。【防治方法】(1)做到从无病株上留种,苦瓜种皮厚且硬,在早春低温条件下出苗缓慢,在土中持续时间长易发病,种子可用50%双氧水浸种3小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