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葫芦枯萎病的防治

葫芦枯萎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与黄瓜枯萎病基本相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子叶无光泽,暗绿色,子叶变黄,生长变缓或停止生长以至枯死。成株染病,植株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随植株生长变黄的叶片不断增多,严重时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主蔓初现暗绿色纵纹,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长几厘米至30厘米,纵剖病茎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病因】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在土中可存活5~10年,萌发后先长芽管...

葫芦炭疽病的防治

葫芦炭疽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西葫芦炭疽病在生长期间随时都能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植株茎叶发育。一旦染病,茎、叶基部受害,患部缢缩、变色,随即枯死。病因: 其病菌在土壤中或附在种皮上越冬,潜伏在种子上的病菌可直接侵入子叶,引起苗期发病。温度是诱发炭疽病的重要因素。在适宜温度范围内(22~27℃),空气湿度越大越易发病。【病因】西葫芦炭疽病病菌是以菌丝体、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在种皮上越冬,潜伏在种子上的病菌可直接侵入子叶,引起苗期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2~27℃,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发...

油麦菜霜霉病的防治

油麦菜霜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浸染叶片。幼苗发病后变黄枯死;成株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片背面的病斑长出白色霉状物,有时白色霉状物可蔓延到叶片的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最后全叶干枯。有时病菌能浸染到茎部,引起茎部变黑。【病因】病原是莴苣盘梗霉菌。病菌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6根束生,无色,个别有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4~6次二杈对称分枝,长度为215~478微米,主干和分枝呈锐角,孢囊梗顶端分枝扩展成小碟状,大小为4.5~12...

油麦菜菌核病的防治

油麦菜菌核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油麦菜菌核病发生于油麦菜的茎基部。染病部位多呈褐色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鼠粪状黑色颗粒状物。染病株叶片凋萎终致全株枯死。【病因】病原是核盘菌。病菌菌核初为白色,后表面变黑,由菌丝扭集形成,—般为(1.3~14)毫米×(1.2~5.5)毫米。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浅褐色子囊盘。子囊盘杯状或盘状,成熟后变成暗红色,盘中产生许多子囊和侧丝,子囊内的子囊孢子呈烟状弹放。子囊无色,棍棒状,内...

油麦菜灰霉病的防治

油麦菜灰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此病多从根茎或下部叶片开始发生,由下向上发展,引起叶片萎蔫或植株死亡,最后腐烂。根茎受害初期呈水渍状,迅速向各个方向发展使根茎腐烂,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空气湿度高时,病菌还从叶缘或积水的叶面开始侵染,形成圆形至椭圆形斑,叶缘病斑呈弧形,初为水渍状,逐渐扩大呈黄褐色,有明显轮纹,上生灰霉。【病因】病原是半知菌灰葡萄孢霉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浅褐色,有隔膜,基部略膨大,顶端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产生小柄,其上着生大量分生孢子,大小为(1200~2800)微米&ti...

油麦菜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

油麦菜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现橘红色近圆形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橘红色至暗褐色坏死斑,略凹陷,后期易破裂穿孔,严重的叶上布满病斑或多个病斑融合,致叶片干枯。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Ⅱ(Trevisan)Migula称假单胞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生物型Ⅱ细菌,属细菌界薄壁菌门。菌体杆状,短链生,有荚膜,无芽孢,大小0.42~1.25×0.83~2.08(μm)。1~3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病因】病菌随病...

油麦菜病毒病的防治

油麦菜病毒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前期发病早的对产量影响大。苗期染病:长出几片真叶后即显症,叶上出现浅绿和深绿花叶斑驳。有时现明脉,叶片皱缩扭曲。成株染病,病株明显矮化,叶片不规则扭曲。 Lettuce mosalc virus(LMV),称莴苣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称黄瓜花叶病毒,莴苣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粒体线状,长750nm,稀释限点10~100倍,体外保毒期2~3天,失毒温度55~60℃,可通过汁液接触或蚜虫传毒。...

莴苣病毒病的防治

莴苣病毒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莴苣病毒病是莴苣上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莴苣、生菜、菠菜、豌豆等蔬菜作物,以蚜虫和种子传毒为主,在春、秋季蚜虫重发季节发生较为普遍。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矮化,生长衰弱,甚至植株枯死,影响产量和品质。【症状】苗期发病,出苗后半个月叶片出现淡绿或黄白色不规则斑驳或褐色坏死斑点及花叶。成株染病症状与苗期相似,严重时叶片皱缩,叶缘下卷成筒状,植株矮化。采种株染病,新生叶出现花叶或浓淡相间绿色斑驳,叶片皱缩变小,叶脉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株生长衰弱,结实率下降。【病因】此病主要由莴苣花叶...

茼蒿病毒病的防治

茼蒿病毒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全株发病,全生育期皆可发生。早发病的,全株明显矮缩;迟发病的,植株生长受抑制,生育迟缓。病株叶片有的表现褪绿或叶色浓淡不均,呈轻花叶或重花叶;有的叶片表现畸形、皱缩、卷曲;有的叶片变得窄细,呈条状或线状;甚至有的病株出现为顶芽或腋芽簇生状。【病因】本病病原为病毒,由菊花B病毒(简称C V B)和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两种病毒寄主较广,均可借助汁液和介体昆虫传毒而致病,种子和土壤则不传毒。菊花B病毒传毒虫媒为桃蚜和马铃薯蚜,作非持久性传毒。黄瓜花...

茼蒿霜霉病的防治

茼蒿霜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茼蒿霜霉病是胶东地区茼蒿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茼蒿种植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逐年加重。该病发病迅速,严重危害叶片,影响植株生长及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值,影响经济收入。【症状】茼蒿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害发生初期,先在植株下部老叶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逐渐向中上部蔓延,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发黄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子梗及孢子囊【病因】茼蒿霜霉病病原菌为卵菌纲盘霜霉属莴苣盘霜霉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秋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