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紫球茎甘蓝、球茎甘蓝、结球甘蓝等甘蓝类叶上产生黄色、边缘分界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宽、铺展,浅黄褐色,后期融合成30-50mm大斑,致叶片枯死。广州、四川、云南、内蒙古、台湾均有发生。【病因】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地面上越冬,翌年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蔓延。分生孢子在寄主表面萌发后从伤口或直接侵入。在地表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经风雨传播到寄主下位叶片上,再侵染过程中,病情扩展比较慢。【防治方法】(1)秋季、早春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紫甘蓝、结球甘蓝褐腐病,保护地或露地全生育期普遍发生,重病地块病株率高达80%-l00%。苗期常造成大批死亡。该病主要始于根茎部,初期病部变褐缢缩,病菌沿病部向上、下扩展,造成根茎或幼根褐变腐烂。湿度大时长有灰白色蛛丝状霉,即病原菌菌丝体。干燥条件下,病部表皮常与维管束组织离开脱落,造成叶片萎蔫下垂或干枯。成株期染病,常造成根及根颈部变褐腐烂,有时基部叶柄呈灰褐色或紫褐色腐烂坏死,且不断向上扩展,造成全株萎蔫死亡。【病因】病菌以小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营腐生生活,该菌在土中可...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球茎甘蓝、紫球茎甘蓝、紫甘蓝、结球甘蓝等甘蓝类进入结球期田间出现发病株,整叶或全株变黄,后叶片逐渐萎蔫,严重的枯死,造成缺苗断垅。剖开病株的球茎,维管束变褐。【病因】病菌以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夏秋高温季节易发病,17℃以下,35℃以上发病重【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2)选用培育抗枯萎病品种。(3)适时播种,避开高温季节。生产上遇有地温过高,应浇水降低地温。...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在包心期和贮藏期发病。叶球心叶边缘组织坏死,内部发生褐变或细菌趁机侵入,造成内部组织进一步变质或坏死。轻病株在田间生长期症状不明显,仅收获后纵剖球叶方可见心叶边缘坏死干腐。重病株部分外叶即表现轻度干边,外层球叶大部分坏死干腐,致整个菜球丧失食用价值。【病因】过去许多方面研究认为,类似于大白菜、甘蓝的干烧心病属结球期生理病害,均系钙供给不足引起的生理病害。由于此期间生长迅速,80%-90%球叶在此期间长成,需要大量包括钙质在内的营养物质供应和相宜的综合环境条件。若综合条件不宜,...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结球甘蓝、紫甘蓝、紫球茎甘蓝、球茎甘蓝、孢子甘蓝、芥蓝、花椰菜黑霉病,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梗和种荚。该病多发生在外叶或外层球叶上,初在病部产生小黑斑,温度高时病斑迅速扩大为灰褐色圆形病斑,直径5-3mm,比白菜黑斑病大,轮纹不明显,但病斑上产生的黑霉常较白菜多且明显。叶上病斑多时,病斑汇合成大斑,或致叶片变黄早枯。茎、叶柄染病,病斑呈纵条形,具黑霉。花梗、种荚染病现出黑褐色长梭形条状斑,结实少或种子瘦瘪。【病因】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留种株...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特征】:叶片上出现许多小的灰褐色的疣样生长物,叶表皮破裂,露出叶肉,或混入沙子等物。【病因】:该症状易被误认为是由沙子或害虫造成叶片损伤而引起的。病因甘蓝在温暖天气生长时,突然遇到冷夜袭击时易发病。这种情况出现时,叶片吸水快于失水则把叶表皮胀破,致叶细胞暴露出来后木栓化,而形成水肿状。【防治措施】1、适期定植,不宜过早。2、遇有寒流侵袭熏烟升温。...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菜心根肿病多发生在主根或侧根上产生纺锤形或指形、不规则形肿瘤,大小不一,造成地上部植株朽住不长,植株矮小,叶萎蔫。发病轻的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可引致死亡。【病因】菜心等十字花科肿大的病根腐烂以后,休眠孢子散入土壤中,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在田间主要靠雨水、灌溉水、害虫及农事操作传播。休眠孢子囊在适宜条件卜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幼根或根毛穿透表皮侵入后,从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膨大,形成肿瘤。病菌在9~33℃均可发育,最适发病温度19~25℃,最适土壤湿度70%~...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多发生在成株期,易从叶柄基部伤口处侵入,初呈半透明水浸状,扩展后常变成浅灰褐色,造成叶柄组织呈黏滑软腐状,并散发出硫化氢臭味。此病向叶柄基部扩展,造成组织腐烂,引起植株中午萎蔫,起初早晚尚可恢复,病情严重时不再恢复瘫倒在地。【病因】该菌在南方温暖地区,无明显越冬期,在田间周而复始、辗转传播蔓延。在北方则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菜株的伤口侵入。此外,有报道,软腐病菌从菜心幼芽阶段起,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由根...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芥蓝染病,叶片初生油渍状小斑,淡褐色,后渐变为褐色至黑褐色,呈不规则多角状。茎及花梗受害生紫黑色条斑。荚染病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病斑,影响结实。【病因】病菌主要在种子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随时均可侵染。雨后易发病。【防治方法】(1)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物,集中深埋或烧毁。(3)建立无病留种地,带菌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或丰灵50~100g拌甘蓝类蔬菜种子150g后播种。(4)发现...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称油菜萎蔫病。油菜出苗后或油菜6~7叶期,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水渍状斑,后缢缩折倒或萎蔫,湿度大时病部或土表生白色棉絮状物,即病菌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病因】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病菌侵入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