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疫霉病可以对植株的各个生育期和不同部位均可造成危害,但以成株受害最重。幼苗受害时,茎基部呈水渍状,后缢缩呈深褐色,基部叶片先萎蔫,不久幼苗青枯死亡。成株发病,茎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部缢缩。病部潮湿时腐烂;干燥时呈灰褐色干枯。病株地上部分迅速青枯死亡。叶片受害,由叶缘向里扩展,形成黄褐色大型病斑,叶片极易破裂。瓜受害初生暗绿色近圆形水渍状病斑,潮湿时病斑很快蔓延,病部凹陷腐烂,在病部长出稀疏的白霉。【病因】田间高温高湿易诱发该病,尤其是大雨或暴雨后,或是大水漫灌或...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根部。以侧根和支根最易受害。侧根受害后布满根瘤,形似天冬根或近球形瘤状物,地上部表现萎缩或黄化,天气干燥易萎蔫或枯萎。病株生长衰弱、矮小、黄花,状似水分不足引起的,不结实或结实不良。早晚气温较低或浇水充足,暂时萎蔫的植株可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发展,萎蔫不能恢复,直到植株枯死。把瘤状物剖开,可见组织中有乳白色细小梨状雌虫。【病因】田间发病的初始虫源主要是病土或病苗,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为25~30℃,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田间...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定植不久茄秧即可发病,但以门茄坐果后发病最重。多在根茎(地表以下的茎)和茎基部(地表以上附近的茎)发病。病部皮层变褐湿腐,茄株地上部枝叶萎蔫、变黄。病株病部最后凹陷或缢缩、腐烂,皮层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最后病株枯萎而死。【病因】营养土带菌或营养土中有机肥带菌;种子带菌;苗床地势低洼积水;营养钵浇水过多,致使营养土成泥糊状、种芽不透气;长期阴雨、光照不足、高温高湿。感病生育盛期:幼苗期。 感病流行期:2—5月【防治方法】①培育无病壮苗。高畦栽培,适时定植,...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芋褐腐病主要为害叶柄基部和球茎。初在叶柄基部形成浅褐色近椭圆形坏死斑,后扩展成不定形大斑,浅褐至暗褐色。同时向球茎和叶柄内部组织扩展,导致病部组织干腐,地上部萎蔫枯死。球茎染病呈黄褐色至暗褐色坏死,有时球茎腐朽干缩,最后仅剩维管束组织。【病因】褐腐病病原对于芋头的危害。【防治方法】①种植时,选用无病种球;收获种球时,有轻度感病的,应先用绿素宝600至800倍液浸种消毒,然后晒干收藏。②加强通风,浇水不宜过多;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③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叶柄基部、植株地际部及地下球茎(芋头)。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边缘分界不明显,后病斑逐渐扩大,病组织变褐变软乃至腐烂,病株外观叶片变黄或叶柄倒折、叶片萎垂,严重的全株枯死,病良散发出恶臭味。本病早发生的可在地下球茎膨大之前(结芋前),但多数发生在球茎膨大以后(结芋后),母株和子株皆可受害。【病因】病菌在种芋内或其他寄主植物病残体内越冬,翌春从伤口侵入,在田间辗转为害。该菌脱离寄主,或单独进入土中则不能生存。长江流域栽培的芋或水芋,当叶柄基部或地下球茎伤口多寸,...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患病蔬菜幼苗矮小,遇太阳照射,叶片易发蔫;拔出一棵病株检测,常常会发现根部长着一串串的瘤子,严重的根系已经完全烂掉。【病因】根肿菌喜欢酸性土壤,以pH5.4~6.5的土壤最适宜,土壤温度20~25℃、湿度60%左右最适于此病发生。根肿菌每季只进行一次侵染,土壤中存在病原菌,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①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水旱轮作更佳。②根肿病严重地区最好不用草甘膦类除草剂除草。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采取高温水煮晾干后统一烧毁,绝不能将病株留于田中或丢...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山药根茎腐病发病初期是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继而斑点扩大形成深褐色的长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的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病斑的表面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丝状霉。块茎发病常在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若是根系发病,可造成根系死亡。【病因】山药根腐病的病菌是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过土壤、雨水和施用带病菌的肥料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干旱时发病轻,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防治方法】①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蚕豆疫病只能在叶片上见到。初在叶上形成暗紫色圆形病斑,或在叶缘上形成弧状斑,大小0.51.5cm,病健部交界不明显,病部软化,晴天时干枯。接种到茎或荚上后也能发病。【病因】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从子叶下的胚茎侵入,菌丝随生长点向上蔓延,进入芽或真叶,形成系统侵染,后产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经多次再侵染形成该病流行。 发病条件 一般雨季气温20~24℃发病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蚕豆开花结荚期叶片先褪绿,由淡绿变成淡黄色,叶尖和叶缘变黑焦枯;有时整株变黄,叶片由下而上逐渐枯萎;有时基部叶片卷曲或于枯脱落,残留叶柄及中脉;有时茎基部变黑至全株枯萎。病程20~30天,病株细根先烂,主根呈干腐状,根部维管束变为褐色且蔓延到茎基部,病株易拔起。【病因】本病的发生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发病重。土壤含水量18%~27%发病率72%,44%~65%时78%,土壤含水量高达70%~80%发病率12.6%,100%时发病率3.1%,此外,缺...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植株染病后,茎部皮层开裂,易生不定根。湿度大时茎基部或中部分枝处生白色至淡紫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有的具橙黄色粘质粒,纵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已褐变,病菌及其分泌毒素堵塞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养分运输,叶尖或n十缘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点,茎叶由下向上逐渐凋萎变黄,雨季常见成片枯死。【病因】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从伤口侵入,在田间借灌溉水、昆虫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高温多湿条件易发病。植地连作、土质粘重、根系发育不良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