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荷兰豆炭疽病的防治

荷兰豆炭疽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荷兰豆炭疽病主要为害茎、叶和荚,茎染病:病斑近梭形或椭圆形,中央浅褐色,边缘暗褐色略凹陷;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毫米,边缘深褐色中间暗绿色或浅褐色,其上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病情严重的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荚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2~5毫米,病斑中间浅绿色,边缘暗绿色,亦密生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粉红色粘质物,别于褐斑病和褐纹病。【病因】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潜伏在种子里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蔓延,进行初...

荷兰豆芽枯病的防治

荷兰豆芽枯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荷兰豆芽枯病又称湿腐病、烂头病。主要为害株端2~5厘米幼嫩部位,初呈水渍状,在高湿或叶面结露条件下迅速扩展,呈湿腐状腐败,致茎部折曲;干燥条件下或阳光充足,腐烂部位干枯倒挂在茎顶,夜间随温度下降湿度升高,病部又呈湿腐状。荚染病荚的下端蒂部先染病,初呈灰褐色湿腐状,后病荚四周长有直立的灰白色茸毛状霉层,中间夹有黑色大头针状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豆荚逐渐枯黄,病荚由蒂部向荚柄扩展,湿度大时可见许多半荚长有灰白色茸毛半枯黄的荷兰豆,健部仍保持绿色。【病因】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产生接...

荷兰豆黑斑病的防治

荷兰豆黑斑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荷兰豆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近地面的茎和荚。叶片染病 初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斑,中间黑褐色至黑色,具2~3圈轮纹,其上生很多小黑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茎部染病茎上产生条斑,病部呈黑褐色,茎部以上茎叶变黄枯死;荚染病初生不规则形紫斑点,病部具分泌物,褐色至黑褐色,干后呈疮痂状,侵入种子引起斑点。【病因】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翌年病菌通过风、雨或灌溉水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致发病。种子带菌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用病种子育苗,...

荷兰豆灰霉病的防治

荷兰豆灰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露地种植的荷兰豆苗或棚室或反季节栽培的荷兰豆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荚。叶片染病 始于叶端或叶面,初呈水渍状,后在病部长出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因】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条件不适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遇到适合条件,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腐烂的病荚、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防治方法】...

荷兰豆根腐病的防治

荷兰豆根腐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病株茎基部、根系现灰褐色条斑,发病重的茎基部及地表下3~4厘米长的主根、侧根全部变为深灰褐色,部分毛根上有灰褐色条斑。【病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在田问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田间每克土壤带菌111个繁殖体,能见到分牛孢子和厚垣孢子。【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如甘肃的贡井选、麻荷兰豆、小豆60、704。(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及充分腐熟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3)用种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也叫用种子重量0.2%的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可湿性...

荷兰豆基腐病的防治

荷兰豆基腐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荷兰豆苗基腐病又称荷兰豆苗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种子染病,引起烂种,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缢缩、腐烂。子叶染病,在子叶上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茎基部和根颈部染病,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病部逐渐凹陷,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或龟裂,致幼苗生长缓慢、折倒或逐渐枯死。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病因】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

豌豆锈病的防治

豌豆锈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叶片染病初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细小圆形赤褐色肿斑,破裂后散出暗褐色粉末,后期又在病部生出暗褐色隆起斑,纵裂后露出黑色粉质物。茎部染病,病症与叶片相似。【病因】北方以孢子附着在豌豆病残体—上越冬,萌发时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面,萌发时产出芽管,直接侵入豌豆,后在病部产生性子器及性孢子和锈子腔及锈孢子,然后形成夏孢子堆产出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形成再侵染,秋季形成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南方以夏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

豌豆炭疽病的防治

豌豆炭疽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豌豆炭疽病主要为害茎、叶和荚,茎染病:病斑近梭形或椭圆形,中央浅褐色,边缘暗褐色略凹陷;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毫米,边缘深褐色中间暗绿色或浅褐色,其上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病情严重的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荚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大小2~5毫米,病斑中间浅绿色,边缘暗绿色,亦密生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粉红色粘质物,别于褐斑病和褐纹病。【病因】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潜伏在种子里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传播蔓延,进行初侵...

豌豆叶斑病

豌豆叶斑病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又称假单胞蔓枯病或茎枯病,为害茎荚和叶片。苗期染病种子带菌的幼苗即染病;较老植株叶片染病病部水渍状,圆形至多角形紫色斑、半透明,湿度大时,叶背现白至奶油色菌脓,干燥条件下产生发亮薄膜,叶斑干枯,变成纸质状;茎部染病初生褐色条斑;花梗染病可从花梗蔓延到花器上,致花萎蔫、幼荚干缩腐败;荚染病病斑近圆形稍凹陷,初为暗绿色,后变成黄褐色,有菌脓,直径3~5毫米。病原Pseudomonassyringaepv.pisi(Sackett)Young.eta1.称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属细菌。...

豌豆萎凋病的防治

豌豆萎凋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豌豆萎凋病又称尖镰刀菌根腐病。不同于茄类镰刀菌豌豆专化型引起的根腐病。尖镰刀菌侵染引起的萎凋病或称根腐病,发病晚,地上部由下向上扩展,叶片卷曲褪绿后逐渐萎蔫,根部染病呈浅褐色至褐色,接种20天后病株率67%,病情指数30上下。【病因】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土壤和带菌肥料中或种子上越冬,病菌在±壤中呈垂直分布,主要分布在0~25厘米耕作层,翌年种子发芽时,耕作层病菌数量迅速增多,其初侵染过程是:在接种24小时后,豌豆尖孢镰刀菌从豌豆幼苗根部的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