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绿色防控旱作玉米虫害

绿色防控旱作玉米虫害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顺义区丰满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种植面积有400余亩。从2013年开始,合作社引入旱作玉米主要害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害虫防效达到85.4%,病害防效达74.2%;增产率达7.7%,亩新增收益23元,投入产出比提高了5.9%。用合作社卢春权社长的话说:绿色防控技术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收成,更让我们吃上了放心粮!”玉米是北京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近年来,本市粘虫、玉米螟、桃蛀螟等主要害虫发生严重。2012年三代粘虫在北京市大发生,防治指标(百株虫量≥30头)面积...

玉米苗期病害类型与防治

玉米苗期病害类型与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1黄叶苗1.1症状起初秧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1.2防治方法①种子播前处理。挑出秕粒、霉粒、坏粒、小粒,利用种子包衣或肥水浸种。②适时间苗。在玉米4叶时去掉小苗、弱苗、病苗及田间杂草。③在玉米间苗后,适时补施氮肥。④如果玉米地块出苗前后有干土块,则需用小铁丝耙子轻轻地去掉地表的干土块,并把它打碎。2白化苗2.1症状叶片上有白色的条纹,严重的全株叶片发白。发生原因是土壤中缺锌。2.2防治方法①将10——15kg的细土和1kg的硫酸锌混合均匀,在玉...

南瓜病害病防治

南瓜病害病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南瓜病害病主要由病毒引起,病毒靠种子携带,由接触引起传播,如:蚜虫刺吸传播病毒、田间操作传播病毒等。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也就引起病毒病的传播。田间操作,如整枝打杈、掐尖、授粉等都可因接触摩擦传播病毒。(1)危害症状:病毒病一般表现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花叶型,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部分凸起形成鼓包,植株明显矮化,果实小且畸形,果实表面有许多小疙瘩。第二种是皱缩型,叶片通常发黄,植株节间明显缩短、矮化,顶端皱缩,引起干枯死亡。第三种是蕨叶型,植株叶片和部分茎蔓呈鸡爪状细条,停止生...

南瓜疫病的防治

南瓜疫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南瓜根茎部,还可危害叶片、茎蔓和果实。受害严重时,致果实倒囊腐烂,收成大减。南瓜疫病如何防治?小编给大家讲讲。根茎部染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展、茎呈软腐状,有时长达10厘米以上,植株萎蔫、青枯而死亡,但维管束不变色。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叶片染病,初始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展为近圆型或不规则大型的黄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全叶腐烂,并产生白色霉层;干燥时病斑极易破裂。茎染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开始,...

南瓜白粉病的防治

南瓜白粉病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南瓜白粉病是南瓜发生最普遍而严重的一个病害,南瓜是瓜类白粉病中受害最大的一种瓜类。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片表面多被白粉状物覆盖,致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严重的叶片枯黄乃至焦枯,影响南瓜结实。南瓜白粉病如何防治?小编给大家讲讲。【症状】南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片背面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白粉状霉斑,逐渐多个粉斑连接成整张叶片。发病叶片的细胞和组织被侵染后并不死亡,抹去病斑上的粉层,叶片表现为褪绿或变黄,发病后期病斑呈灰色或灰褐色...

南瓜白绢病的防治

南瓜白绢病的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发生在近地面茎基部或果实与地面接触处。茎基部发病,初呈暗褐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凹陷,组织破坏。病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萎蔫,严重时整株萎凋。拨开土壤,底下部根周围可见白色菌丝束缠绕,致病组织腐败。最后在病部生出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果实在近地面处发病,软腐状,病部表面密布白色丝绢状菌丝体,并结生许多油菜籽状褐色小菌核。【病因】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根部或近地面茎基部或果实的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随后在病部表面产生白绢状菌...

玉米异常苗的防治

玉米异常苗的防治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育苗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的基础,如果育苗过程中,玉米苗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会导致种苗叶片变色。当幼苗出现变色时要对症下药。中国农业技术网为您详细介绍种苗变色原因及防治措施。黄苗:【症状】玉米苗初期叶色淡绿,逐渐变黄,严重时枯死,易造成空秆或秃尖。【病因】一是种子质量不佳,种子不饱满,秧苗不壮。二是耕作粗放,播种过深,出苗弱。三是栽培因素,密度过大,影响生育。四是肥力因素,缺氮、缺铁、缺锰、缺钼、缺镁、缺硫等,都能导致玉米苗期黄苗。1、缺氮叶色浅黄,一般自下部叶片的叶尖开始变黄,...

玉米大斑病 圆斑病的综合防治

玉米大斑病 圆斑病的综合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1、玉米大斑病的防治: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玉米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 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可喷洒12%绿乳铜、或25%敌力脱2000倍液、或40%灭病威悬乳剂1000倍液或80%新万生700倍液等防治。2、玉米圆斑病的防治:选择感病品种,采取五点取样,每点查10株,检查病株率和单株病叶数。一般在抽果穗吐丝盛期喷药防治,用25%粉锈宁500- 800倍液。...

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

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据报道在南方玉米种植区,一般年份发病率为40%左右,严重时达70%,个别地块或品种高达100%;制种田发病率更高,一般年份植株发病率在50%以上,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云南玉米种植区,由于玉米生长期气温高、湿度大,纹枯病已成为玉米第一大病害。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在滇中8月上中旬玉米田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土表的菌核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侵染玉米基部叶鞘,并逐渐向上蔓延发展。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结合有关玉米纹枯病的报道和楚雄州...

玉米叶斑病防治

玉米叶斑病防治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叶斑病可分为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我国这几年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 老叶上,病斑多先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使植株青干早死,影响灌浆,减产可达15―30%,大斑病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呈青灰色梭形大斑。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成不规则形,长可达数十厘米。潮湿时病斑长出大量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小斑病的病斑小而多,一般长度不超过1厘米,宽度只限于两叶脉之间,近椭圆形边缘较明显。赤褐色中央近黄褐色,有时可见2―3圈同心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