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玉米叶片发黄,无光泽。【病因】是玉米体内及土壤中缺乏氮素,或因病虫害为害造成的。玉米长期叶片发黄,往往引起生殖生长提前,过早抽穗,造成秃顶,玉米植株产生未老先衰”,即玉米植株过早地衰老成熟,产量低。【防治方法】重施肥水对黄叶玉米采取五段追肥法”管理,即追苗肥、小喇叭口肥、大喇叭口肥、穗肥、粒肥,施肥实行少量多次,以提高肥效。苗期亩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5公斤;小喇叭口期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全元微肥2公斤;大喇叭口期亩施磷酸二铵2...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有菜农问,菠菜叶片表面出现淡黄色的小点,后越来越大,最后全叶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表面有灰黑色霉层。这是什么病?这是菠菜霜霉病,病害多从植株外叶或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向上向内蔓延。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方面,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带出地外深埋或烧掉;实行2——3年轮作;施足肥料,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适当灌水,降低田间湿度;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喷25%瑞毒霉可湿粉或25%甲霜灵可湿粉对水6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粉对水500倍,或64%杀毒矾可湿粉...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莴笋霜霉病又叫火风”病。该病先出现于近地面叶片,后逐渐向上,叶片呈现淡黄色斑块,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层,有时叶的正面也能见到,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后期变成褐色,严重时全叶枯黄。具体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茎叶紫红色或深绿色莴笋品种较抗病,如红枝莴笋、罗汉莴笋,而茎叶青白叶浅绿的较感病,如二白皮、尖叶子;二是严格淘汰病株。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田间管理,增加中耕次数,深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使之利于植株生长,不利于病菌发育,均能减轻病害;三是要进行药...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主要侵入叶片和叶柄,有时也可为害球茎。多从衰老、坏死或结水的叶片或叶柄开始浸染,引起枝叶坏死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球茎染病初呈水浸状灰绿色至灰褐色坏死,以后软化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药后注意放风降湿并适当控制浇水。7——10天1次,连喷2—...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主要为害球茎,发病重时叶柄也受害。球茎和叶柄染病后,初期呈暗绿色至灰褐色水浸状,迅速扩展腐烂,病部转变成黄褐色至暗褐色,其表面长出较浓密的絮状菌丝团,以后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随病害发展病株外叶萎蔫下垂,很快全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清除病株病叶,可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重点喷洒茎基和基部叶片。10——15天1次,连喷2——3次。...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叶片、花苞和花朵,造成叶片黄化、落叶、小叶或叶片畸形。心苞受害致枯心或空心,在开花时往往出现花腐。根部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根组织变黑腐烂,也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 症状为害根部。线虫侵入后,细根及粗根各部位产生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瘤状物,即根结,其初为黄白色,外表光滑,后呈褐色并破碎腐烂。线虫寄生后根系功能受到破坏,使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变黄,影响产量。【病因】属根结线虫属。病原线虫在土壤中,或以附着在种根上的幼虫、成虫及虫瘿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线虫为害的根部易产生伤...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主要侵染根系,发病初期根尖或幼根呈褐色水渍状,以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病斑,逐渐发展使主根呈锈黄至锈褐色坏死病斑,最后仅剩纤维状维管束,病株极易从土中拔起。空气潮湿在根茎表面产生白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发病植株随病害发展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坏死,最后全株枯死。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伤根,浇小水,并注意浇水后及时浅中耕。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双效灵水剂1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克。...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病因】病菌在越冬寄主上以无性孢子越冬,在寒冷地区以菌丝及子囊果越冬,翌年春季开始活动,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进行侵染;由于该菌的寄主范围较广,还可侵染芹菜、胡萝卜等多种伞形花科植物:此外,种子也带菌做远距离传播。由独活白粉菌引起的病害较易在荫蔽、白天温暖夜间凉爽和多露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而内丝白粉菌较易于高温千旱条件下发生。...
病虫害图片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症状】主要为害茎和茎基部和叶柄。部分病株枝叶或全株凋萎,严重时死亡。病部初褐色湿润状,后变软腐烂,表面产生絮状白霉。后期病部表面及茎腔内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病因】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攻属菌核[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菌核表面黑色,内部白色,鼠粪状。菌丝不耐干燥,相对湿度在85%以上才能生长。对温度要求不严,在0~30℃之间都能生长,以20℃为最适宜,是一种适合低温高湿条件发生的病害。【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应特别注意播...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此病全生育期都发生,主要表现出花叶和缩叶症状。花叶型主要发生在嫩叶上,初期表现明脉或不规则褪色,以后扩散为带状,最后表现明显花叶,有的叶片呈浅绿色,上生深绿色凹凸不平斑块,稍皱缩,病株生长缓慢或矮缩,后期病叶变黄枯死。缩叶形多发生在新抽出的嫩叶上,沿叶脉褪绿或出现明脉,由心叶向外叶扩展,病叶明显表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皱缩花叶,脉间组织上凸,叶柄歪扭。严重时病叶畸形扭卷,叶背主脉和支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条斑,或产生褐色小点或横向裂口,病株萎缩或半边萎缩,最后黄萎坏死。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