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如何防止湖泊河蟹外逃

如何防止湖泊河蟹外逃

大水面湖泊养殖河蟹无法设置防逃设施,河蟹外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河蟹外逃有一定的原因,如能正确掌握,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一、及时捕捞,防生理成熟外逃。河蟹具有在淡水中生活、长大、到通海的河口或浅海中进行繁殖的生活习性,每年秋季西风一响,性成熟的河蟹便纷纷离开平时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产卵。即使不具备入海条件的大水面,因河蟹“生理成熟”的需要,也会盲目上岸逃跑。所以,要及时做好捕捞工作。二、提供充足饵料,防饵料不足外逃。河蟹食性很杂,但最爱吃动物性饵料,也吃食水草等植物性饵料。...

南美白对虾一年双茬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一年双茬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进一步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于2004年~2005年在杭州乔司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基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一年双茬生态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池塘条件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池塘面积3亩~5亩,平均水深1.8m,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进、排水方便,由上层管道进水,由池底中央铺设管道排污,且每口池塘配备功率为0.75kW~1.5kW的增氧机2台~3台。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消毒首先,彻底清除池塘内的淤泥和杂草,放养前干塘曝晒20天~30天...

养虾清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养虾清池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虾苗放养前,必须清除一切不利于对虾生存的捕食性、竞争性、破坏性及致病性生物。清池之前,即应安装滤水网,避免用药后仍有敌害生物从闸门缝隙进入池内。清池时间,一般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以提高施药效果。清池的方法,一是收虾后尽量将池水排干,通过冬季前的几个月的曝晒与干冻,杀死大部分敌害生物;二是有积水的虾池,可在虾池施肥繁殖基础饵料生物前10天左右,根据水中敌害生物的状况,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清池。但须注意,应顺风施药,可借助风力泼洒均匀。下药后应不断搅拌,使积水与药物均匀混和。注意虾池死角、积水边缘、坑洼处、蟹穴内...

七星紫蟹

七星紫蟹

原料:鲜活紫蟹7只,鸡蛋清7个,肉清汤250克。[制作流程]烹饪方法1.紫蟹洗净蒸熟;2.蛋清与精盐、味精、清汤搅匀,取一半装汤盘,旺火蒸5分钟,将紫蟹摆在蒸好的蛋清上,另一半浇紫蟹上,蒸3分钟;3.将蟹取出并剥出蟹肉、蟹黄、蟹腿肉、蟹钳肉,按各自部位填入蛋清上呈蟹形;4.旺火蒸5分钟后取出上桌即成。...

冬季稻田养殖青虾

冬季稻田养殖青虾

稻田冬季养虾,是利用水稻收获后的冬闲时节,进行冬季养殖的一种模式。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适时放养。青虾收获后,立即选择一些虾沟水位较深,条件较好的稻田,挖除虾沟中过多的淤泥,整修加固好田埂,注入新鲜河水。如稻田中还要种一季油菜或小麦,虾沟中水位保持1.2米即可;如不种油菜或小麦,则可利用整个稻田来养殖青虾。每亩虾沟水面可放养虾种2万尾~2.5万尾,规格2厘米~4厘米。放养时间以12月中旬为好。二、投足饵料。青虾整个冬季都能摄食生长,在投饵上,要“抓两头、带中间”。即要抓住虾种放养后的15天~20天...

怎样做好黄鳝的养殖驯化工作

怎样做好黄鳝的养殖驯化工作

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强,在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很难再变换饵料。一般在放养后2天-3天内不投食,以后投喂混有蚯蚓的混合饵料,并在饲养过程中逐渐减少蚯蚓的成分,直到习惯后完全投喂混合饲料。如有条件培育蚯蚓,保证长期饲喂,将更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发育。...

酱油蟹

酱油蟹

所属菜系粤菜所属类型特色粤菜基本材料用料:蟹600克,姜切细粒1汤匙,葱2条切碎。 调味:生抽半汤匙,老抽半汤匙,胡椒粉少许,糖2茶匙。芡生粉半茶匙,水2汤匙。1.蟹宰后洗净斩件,沥干水。盛碟上蒸熟,约蒸7分钟。2.烧热平底镬或中式镬,下油3汤匙搪匀镬,爆香姜粒,下蟹炒透,加入蒸蟹之汁3汤匙(不够可加水)数炒下,下调味炒匀,埋芡,下葱炒匀上碟。...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技术

1.稻田养殖 稻田不干涸、不泛滥的田块均可利用,面积以不超过666.7平方米(1亩)为宜,水深保持10厘米左右即可。四周田埂最好用砖或条石砌成,高40厘米,宽30厘米,墙顶出檐5厘米,以防黄鳝用尾巴钩墙或钻洞逃跑,还可以用70厘米×40厘米的水泥板护田埂与地面成90度角,下端埋入田底10厘米左右,上面加砖、石、土等作埂。如果是粗改粗养,只要加高、加宽田埂注意防逃即可。田中央挖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深0.5米左右的水凼。沿田埂四周要开挖围沟,田中挖井字形鱼溜,一般宽30厘米,深30厘米,所有沟与凼必须相通,开沟...

蟹池水草“疯长”的应对错施

蟹池水草“疯长”的应对错施

蟹池栽种适量水草能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河蟹生长有利。但水草过多,也会对河蟹造成危害。近日,安徽和县许多地方出现河蟹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池中水草没有很好地控制,出现了“疯长”的现象,加之遭遇梅雨季节,天气沉闷,气压较低,阳光不足,致使水草腐烂,水质变坏,水中严重缺氧,使水体环境被破坏。针对这一情况,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指导养殖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人工清除漂浮的水草及腐烂的水草应随时捞出水面。池中生长过多的水草可以利用刀具割除,并移出池外。但应注意每次同一池中不能割得过多,可以在同一池...

秋季慎防河蟹死亡

秋季慎防河蟹死亡

一、防自然死亡:每年的9~11月份,凡是脚痒要逃跑的河蟹,因其已经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从而导致大部分河蟹自然死亡。因此,对于这些河蟹应及时捕抓出售。二、防感冒死亡;秋季昼夜水温差别高达10℃左右,河蟹因不适应环境条件而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1、注意调节水位,注入新水时温差不要大于3℃。2、水面要多保留些水葫芦、水花生等,但不要大于水面的二分之一。三、防消化不良死亡:秋季由于气压、水温的剧烈变化,导致河蟹食性改变,容易引起河蟹消化不良。这就是平时所说的“胀死”,严重时甚至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