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种稻又养泥鳅:稻田每种5行水稻空1行,在进出水口处,用栏网围好,以防潜逃。种完稻田即放养泥鳅,饲养4个月即可捕捞上市出售。饲料是经过发酵腐熟的畜禽粪和田间生长的杂卓、害虫、浮游生物等。水稻是泥鳅最好的隐蔽场所,便于泥鳅安然活动和栖息,一年可放养两次。不种稻专养泥鳅:每平方米水面投种量以一斤为宜,4-10月为繁殖期,饲料为米糠、蝇蛆、蔬菜、杂草等,每天喂一次。热天应搭棚遮荫或加深水位至60厘米。一年可放养三次。繁殖:将种鳅按8:1的雌雄比例放入稻田中,在稻田中放置柳树枝叶、水草等做窝。泥鳅便在此窝产卵孵化...
近年来,水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价格下跌,养殖效益下降。根据水产生物学、生态学原理,采取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进行鱼、虾、蟹、鳝、鳅等多品种混养,可达到池塘养殖低投入、高效益的目的。一、池塘条件池塘为近正方形,四周沟宽8米,深0.6―0.8米,滩面可提水至1.2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设2吨水泥船一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以防鳝、鳅、克氏螯虾、蟹等钻洞。池埂牢固,不漏不渗,用石棉瓦作防逃墙。一个养殖周期开始时,池塘要...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场地选择养殖场所应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二、池塘建造1.池塘规格面积50平方米~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厘米×50厘米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厘米左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2.防逃设施...
(1)栖息习性。中国对虾喜栖息在泥沙质海底,白昼多爬行或潜伏表层泥沙中,目的是防止敌害。夜间觅食活动频繁,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急速游向水的中上层。在遇敌害或受惊时,则以腹部敏捷的屈伸动作向后连续地退跃,或以尾扇向下拨水,在水面腾跳。中国对虾的适温范围是18-30℃,最适温度在25℃左右,低于4℃或高于38℃都要死亡;适宜盐度为2‰-40‰,以8‰-25‰的半咸水域生长最好;PH值以7.9-9.0为适;溶解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不低于3毫克/升。(2)食性与生长。中国对虾的食性较广,成虾主要以底栖甲壳...
一是做好放养前的准备: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厘米的防逃墙。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如安设瓦砾、砖头、石块、网片、旧轮胎、草龙等作虾巢,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在池内四周种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茭白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以利龙虾蔽荫和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一般新建龙虾池可用生石灰水带水清塘,每亩用100公斤,若利用旧池塘或湖泊养龙虾,要清淤、修整、曝晒,放养虾苗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干池消毒。同时彻底消除池塘中的鲶、鳅、黑鱼...
2003~2004年,我们在省级渔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2003年亩产南美白对虾339.25千克,亩均纯利润2458元;2004年亩均产量371.58千克,亩纯利润3043元。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及准备1.塘口条件面积5~10亩,水深1.5~2米,池埂坚固,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在池角或一端,用土圩或彩条布(塑料薄膜)隔开一块,或在塘中开挖小池作淡化池,面积为计划放养大塘面积的5%~10%。每个塘口需配备增氧机,面积10亩左右的池口配3千瓦叶轮式增...
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其病害亦随之多发,下面介绍几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供参考。气泡病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防治方法:①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③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6公斤/亩;④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白尾病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
1)短途运输:数小时的短途运输,可用尼龙纺织袋等较严实的袋子装运,但要湿透水,泥鳅叠放厚度不腚超过30厘米。2)长途运输:如用桶加盖装运,须注入高出鱼体的水,再放入少量姜片和打散的鸡蛋,并适时换水,可保证多天运输。如将其置于5度的环境中,则更利于远途运输。 ...
河蟹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是目前养蟹生产者颇为头痛的技术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农民朋友识别不同蟹病的症状,弄清发病的原因及其蟹病防治实用技术,本刊将连续发表安徽水产学校毛载华老师关于“河蟹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作者,1988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在任教的同时,潜心钻研河蟹的育苗、生产及蟹病防治技术,现任该校培训中心副主任兼《安徽水产科技》副主编。本次发表的文章,包括14种常见蟹病的病原体、发病原因、症状及流行情况、主要防治技术等。从本期开始,拟分四次连载,供养蟹朋友们参考。河蟹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池塘条件: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平米为宜,池深40-60厘米,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池底夯实,进、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厘米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清塘培水:鳅苗下池前10天,用生石灰20-30公斤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每亩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