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病害的防治。木耳的主要病害包括各种霉菌和“流耳”。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PH值,加2%―3%的生石灰。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和高锰酸钾5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3―4克熏蒸消毒。3、培养料装袋后要及时灭菌,常压灭菌100℃开始计算,要维持8―12小时,以保证灭菌彻底。4、经常检查,发现感染的菌种和栽培袋及时剔除,同时要及时通风干燥,控制室温在20―22℃。5、菌袋出耳期间发生小面积霉菌,可剌开有杂霉部...
1.烟熏防治发病前,用30%或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进行,分放4-5点,点燃后密闭烟熏,隔7天熏1次,连熏4-5次。2.粉尘防治保护地种植的,病害刚发生时,可喷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喷1千克,早上或傍晚进行,用喷粉器喷,喷时不加水,喷头向上,把粉尘喷在作物上面的空间,让粉尘自然飘落在作物上,隔7天喷1次,连喷4-5次。3.喷药液防治发病初期,可喷70%甲基硫菌灵(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
桑树枝条及蚕粪是蚕桑业的主要副产品。经测定,枝条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4.0%。全糖10.5%、粗脂肪2.0%、铁0.41%、钾0.45%;蚕粪于物质中含粗蛋白13.47%、粗脂肪2.0%、全糖19.4%、粗纤维16.5%、无氮浸出物57.5%、灰分9.9%。两种物料均是栽培黑木耳的良好原料。用桑枝木屑及蚕粪栽培黑木耳,与一般培养料相比,至少可以多采收一次,相关技术如下:一、桑枝、蚕粪预处理春蚕饲养结束后桑树夏伐,伐下的枝条在田间晒成半干后用木头切片机和木头粉碎机进行粉碎,由于枝条韧皮部韧度强,粉碎机械要作适...
霉菌污染问题的存在,使黑木耳袋料栽培长期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产量不稳定。必须选用适合袋料栽培、抗杂性强的品种,改进、提高制种和栽培工艺,实行以防霉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措施,以期达到抑制和减少杂菌污杂、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结合近年生产实践,介绍如下主要措施。1、优质良种的选备良种是获得高产的首要条件,选用自分或外购全禾888(袋栽)、988、916、8803母种,其抗杂能力强,菌丝发育整齐、浓白、活力强,定植、封面快,培育条件适宜,以17×33×0.55cm菌袋所制栽培种30―45天长满袋。地栽选用能适期满袋...
将拌好的培养料用17厘米×33厘米×0.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装至18厘米高,然后把装好袋的培养料上面压实、压平,用直径为2厘米的圆木棒在袋料中扎一个眼,并把扎眼时带出的散料倒出,防止堵住眼口,然后将料袋口合拢在一起,用手握住拧一圈半,手指摁住拧好的袋口倒立放在铁筐或木板帘上面,然后进行常压灭菌。锅内温度达100℃后维持6个小时,再闷锅2个小时开锅,冷却后按常规方法接种。用此法封口,省去了套颈圈、塞棉塞等工序,而且杜绝了灭菌时棉塞潮湿和袋内进水现象,不但节省了材料,而且省去多道操作工序。地栽时可直接倒立或吊...
适于毛木耳袋栽的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桑树枝、木茹秆、稻草、黄豆秆、花生藤等等。除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外,其余原料要加工碎粉后方能用于生产。毛木耳袋栽工艺流程与金针菇袋栽工艺流程基本相似,主要不同点是出耳管理,毛木耳可向子实体喷水,而金针菇则不能直接对子实体喷水。现将栽培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分述如下:一、把好培养料配制关:培养料是木耳生长的物质基础,无论采用哪种原料,都要求原料要干燥、干净、无霉变、无硬杂物等。根据原料来源难易选择培养料配方。现提供几种配方作参考:①杂木屑55%、...
一、配好袋料:最佳配料比为:棉子壳35.5%、玉米心40%、锯末20%、玉米糁4%、复合肥0.5%。二、调好酸碱度:袋料的酸性大时,易生杂菌如绿霉菌、黄霉菌等;袋料的碱性大时,影响菌丝正常生长。袋料中加入3%生石灰粉、1%石膏粉后,其酸碱度合适。三、浸泡好料:先将干玉米心用石灰水浸泡72小时,并搅拌2~3遍,然后再加上棉子壳、锯末、复合肥、玉米糁、石膏粉,再连翻2遍,搀匀后堆闷24小时,即可装袋。四、高温消毒:袋料装入锅炉时,要留有空隙,以便于上汽均匀。当锅炉内温度升至100℃时,应保持12小时以上。五、...
1.烟熏防治发病前,用30%或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进行,分放4-5点,点燃后密闭烟熏,隔7天熏1次,连熏4-5次。2.粉尘防治保护地种植的,病害刚发生时,可喷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喷1千克,早上或傍晚进行,用喷粉器喷,喷时不加水,喷头向上,把粉尘喷在作物上面的空间,让粉尘自然飘落在作物上,隔7天喷1次,连喷4―5次。3.喷药液防治发病初期,可喷70%甲基硫菌灵(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一10...
林间黑木耳正常情况下应出3茬耳,但目前有些头茬耳采收后,没等2茬耳长出就感染了杂菌,造成2~3茬耳产量降低,甚至绝产,影响了效益。一、转批耳杂菌污染原因:⑴暑期高温。袋内温度超过38℃,菌体蛋白即变性,导致菌丝死亡,菌丝体逐步变软、吐黄水,在采耳处首先感染青霉菌等杂菌,最后全部感染。⑵采耳过晚。采耳晚会使子实体失去弹性,老化,体内营养外流,造成烂耳。⑶上茬耳耳根没清理干净。残留的耳根,因伤口外露,易直接感染杂菌。⑷菌丝体断面没愈合。采耳时菌丝体产生新断面,长势很弱,抗杂菌能力差,这时浇水催耳,很容易产生杂...
108黑88黑木耳。⑴特征特性:高温型菌株,褐色或黑褐色,出耳齐,耳片大,厚薄适中,抗性高,但耐二氧化碳力弱,适宜露地或半保护性栽培。适宜段木及木屑基质,发菌60天左右,生物效率120%。⑵适应温度:发菌5-35℃,出菇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