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种植技术

茶薪菇常见病害及防治

茶薪菇常见病害及防治

茶薪菇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但由于发生病虫害比较多,栽培者义往往未能准确识别症状和病原,而盲目采用化学农药处理,导致菇体受害,栽培效益欠佳。现将常见的浸染性病害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褐腐病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腐烂、发臭。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或接触病菇的手、工具等传播而引起发病。防治措施:(一)搞好菇棚消毒。(二)出菇期间用水要清洁,注意通风换气。(三)及时摘除并销毁受害菇,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四)采用链霉素50倍溶液喷洒菌袋杀菌,避免...

如何用食用培料发酵助剂种蘑菇?

如何用食用培料发酵助剂种蘑菇?

利用发酵助剂制作食用菌培养料,具有发酵快,发酵彻底,既能高温发酵,又能低温发酵,大大缩短常规发酵制作时间,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等特点外;还有“广普性”(几乎可发酵一切需发酵的有机物料)发酵和“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要求较宽松)等特点。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宝贝食用菌栽培料发酵助剂对比试验示范表明,本发酵菌剂比国内外同类产品(如日本的em、韩国的农富露、enzyme)有更优的性价比。使用方法为:1、备料:按培养料重量的0.1%(即千分之一,如报废料重新利用,可按0.2%添加)备好金宝贝食用菌培养...

沼渣种植双孢菇技术

沼渣种植双孢菇技术

随着沼气池的快速普及,沼渣去向成了现实问题,就多种利用途径而言,沼渣种植食用菌值得提倡,值得大力推广。1、季节安排:高温型蘑菇,一般在4月中旬进行堆料,5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覆土,6月中旬出菇,8月采收;秋菇一般在9月下旬堆料,10月播种,11月出菇,次年4月采收。2、原料选择:每种植100平方米蘑菇用稻草2400公斤、沼渣2400公斤、豆饼粉50公斤、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膏粉50公斤、石灰50公斤、碳酸钙25公斤。3、前发酵(堆制发酵):堆料时间一般安排在下种前25天进行,堆料前2-3天将...

滑子菇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各环节的技术操作

滑子菇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各环节的技术操作

生产工艺:配料-灭菌-包盘-冷却接种-发菌-越夏-菇管理-采收加工-转潮-保温出菇。1、配料:配料最关键的要求是把不同成分的原料混合均匀,干湿料搅拌均匀,使每盘培养基的营养比例均匀,含水量达60%。2、灭菌:滑子菇培养基的灭菌方式主要有两种:蒸袋和蒸散料。全县各区域的生产户绝大多数都在沿袭这两种方式,但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在选择上应加以注意。蒸袋灭菌的优点在于一次性灭菌量大,省工省时,劳动量集中;缺点在于蒸袋的灭菌设备要求较高,必须和灭菌量相匹配。在生产中决不能小马拉大车,即容积很大,一次性投料多,但灭菌设...

识别毒蘑菇5种方法

识别毒蘑菇5种方法

一是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二是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三是看分泌物。无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四是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五是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有毒,变成黄色,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则...

冬春高产栽培杏鲍菇

冬春高产栽培杏鲍菇

杏鲍菇冬春栽培,不仅易于高产,而且菇肉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欢迎。杏鲍菇冬春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如下:一、栽培时间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天~60天,一般可安排当年10月至次年2月制袋栽培,当年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出菇,可在室内栽培也可在室外大棚栽培。二、培养料配方配方1:棉籽壳60%~70%,麸皮15%~20%、棉籽粉10%~15%、糖1%、碳酸钙1%。配方2:杂木屑68%~75%、麸皮10%~20%、棉籽粉10%~20%、糖1%、碳酸钙1%。配方3:杂木屑30%~35%、棉籽壳30%~3...

双孢菇干泡病的预防

双孢菇干泡病的预防

 选择优质高抗性菌种限于技术条件,目前还不能对该菌种进行脱毒处理,应引进高抗性适龄菌种。对菌种培养室及菇棚消毒 彻底清理内外卫生,喷两遍百病去无踪药液,并适量使用辛硫磷治虫。对基料二次发酵 病菌孢子在前期发酵时萌发,在二次发酵中很容易被杀灭,虽然成本稍高,但可防患于未然。生长期管理 发菌期间每3~7天喷一次蘑菇杀病灵等药剂抑制外来病菌。出菇期严格水、气、温、光等条件的调控,尤其要严格保持适宜的覆土层含水率及棚内通气量,并坚持喷施药物预防外来病菌。发病后处理 如发现子实体有干泡病危害,应扩大1~2米范围清除...

蘑菇要防白腐病

蘑菇要防白腐病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平。同时用4%福尔马林消毒工具,预防病菌传染。降低温度、湿度在不使菇房冷却的条件下,开窗通风,降低温、湿度。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下,温度降至17℃以下。药剂防治。在菇长出之前,用1∶2...

花菇冬季高产栽培四法

花菇冬季高产栽培四法

花菇是香菇之上品,其菇盖肥厚,表面有许多裂纹呈明显的白色,肉质鲜嫩,香味浓郁,经济价值较高。花菇多产于寒冷的冬季,此时气温较低,菌丝生长缓慢、呼吸强度降低,所以出菇少、长得慢、产量低,往往价格较高仍供不应求。因此,根据香菇的生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花菇形成所需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可促使花菇冬季高产高效。现将花菇栽培的基本技巧、冬季的高产栽培措施、具体管理方法作一介绍。基本技巧是:在选好优质袋料和菌种的基础上,改传统的生料袋灭菌为发酵料装袋灭菌,提高菌袋的成品率。此外,还要采取脱袋...

白灵菇“挨冻”产量高

白灵菇“挨冻”产量高

棚栽白灵菇一般是在秋冬季生产菌棒,翌年春季出菇,4月份商品菇上市。一批菌种能出两茬白灵菇,第一茬在棚内进行立体栽培,一个棚可以放两万个菌棒,将每个长方形菌棒的两头打开,出蕾后要进行疏蕾,两头各留一个最好的蕾,平均每个蕾能出150克左右的菌,一亩地头一茬的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第二茬要在出完第一茬菌的菌棒中选择出菌少同时菌丝健壮的菌种进行平地的土埋栽培,有的菌棒如果第一茬一个蕾出了300克的菌,不要选择这样的菌种了。第二茬一亩地可以种植8000~10000个菌种,种植时要一个菌种挨着一个菌种栽培,这样,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