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菇又名滑菇、光帽鳞伞,日本叫纳美菇。学名pholiotanamekio。在植物学分类上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属于珍稀品种,原产于日本,自七十年代中叶,始于辽宁省南部地区,现主产区为河北北部、辽宁、黑龙江等地。我县1989年开始规模生产以来,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断技术创新,使滑子菇的生产量、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成为我县食用菌产业的主导产品。2004年产量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0%,占世界产量的25%。已成为我县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1、...
施蘑菇汤。将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加水1~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滤液加水稀释成10~15公斤,喷在30~40平方米的菇床上。在出菇高峰时施用,可使其子实体肥厚,延长出菇高峰期。喷草木灰。用草木灰25公斤,加水50公斤浸泡,过滤后喷施,可预防蘑菇发红。喷化肥液。取0.1%~0.2%的尿素液,每隔2~3天喷施1次,以喷湿料面为宜,可使蘑菇子实体增肥变厚。也可用过磷酸钙0.5公斤加水15公斤溶解后取滤液,再加碳铵50克喷施在床面上,可使菇体肥厚,增产15%~20%。喷盐水。...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叶用芥菜栽培季节和土壤选择叶用芥菜作速生菜栽培时一般在夏季和初秋种植,并收获幼小的植株。由于其生长势强,适应性广,只要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条件,一般土壤均可栽培。播种育苗芥菜一般都先行育苗,而后定植。但作为速生栽培时,多采用直播,部分育苗后移栽。也可与瓜、果、豆类蔬菜间作。芥菜种子细小,苗床应特别精细整理。播种要均匀,每10平方厘米内有8——9颗种子。播前要施足基肥,如没有施基肥,可在播种后施50%——60%的人粪尿。热水芥菜(排菜)播种时,...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由于菠菜植株的性型比较复杂,故应注意掌握好留种的技术。菠菜植株的性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一是*雄株,只开雄花。二是营养雄株,只开雄花,与*雄株比较,基生叶较大,抽薹较迟。三是雌株,仅开雌花,抽薹较雄株迟。四是雌雄同株,同一植株开雌花和雄花,或开两性花”,花期与雌株相接近。当发现留种田内有部分植株开始抽薹时,即应将*雄株和抽薹早的雌株,以及病株、弱株、杂种株等及早拔除,并随即追肥*,以促使种株多发分枝。以后还应陆续拔除一部分营养雄株,通常每平方米面积只需留下3-5株与雌株同时开...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播种育苗:荸荠不宜连作,根据栽培制度和前作收获期不同,播种期相差较大,江浙一带从清明至立秋随时均可栽种。小满至芒种栽种者叫早水荸荠”、立冬前后采收;小暑至大暑栽种者叫伏水荸荠”、冬至前后采收;立秋前后栽种者叫晚水荸荠”,采收期可延至翌年清明。栽种越早,地上茎数多,结球增加,大球茎数比例大而产量高。华南地区可适当延迟,*迟于处暑栽植。荸荠以球茎繁殖,除早栽者外,一般不行催芽,播种育苗期掌握在定植前20-30天,如江浙一带多作早稻后作,早稻于7月下旬收到,...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丝瓜留种田需要500——1000米的隔离区。一般生产者选留丝瓜种子,株选效果很好。选留种子时,选择具有本品种性的植株。一般要求节间短、节间均匀、叶片大小适中、叶柄短、结瓜早、丝瓜条上下粗细均匀的植株留作种株,在中期人工受粉后套袋,防止杂交。套袋的方法:在雌花开放时,用自花的雄蕊对花后,套上小纸袋,花冠萎缩后就可去掉,把种瓜作好记号,不要误采。一般每株可留种瓜3——4条。瓜种采收时间*在植株自然枯死后采瓜剖种,种子晒干后收藏。采种后的丝瓜络可...
症状:蘑菇菌柄组织不充实,内部出现白色疏松的髓部,菇体干燥后或煮熟后髓部收缩或脱落成中空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水分管理不当,如果菇房空气湿度低、土层湿度小,尤其是粗土层含水量不足,正在迅速生长的子实体便不能从土层中得到充足的水分,进而营养的输送补给也会减少,加上菇体自身水分不断蒸发,就会造成菌柄中间缺水、组织不紧密,从而产生空根白心的现象。预防措施:1、粗土调水以及喷洒结菇水和出菇水时,水量要充足,防止土粒出现假湿。2、出菇后要尽量喷一次出菇水,以保证粗土层在整个出菇盛期能够不断地得到水分的补充。3、...
一、病虫害的侵染途径1.自然传播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稍有疏忽病菌孢子就会侵入菌种和培养袋,而害虫则潜伏在菇房周围的废料、杂草和枯枝落叶中,发育产卵繁殖,严重危害食用菌生产。2.种子带菌使用的母种、原种或栽培种,未经严格检查,混有杂菌和虫害,用菌种来生产,导致全部侵染。二、病害及其防治1.真菌性病害①褐腐病又叫草疣孢霉,是阿魏菇和其它食用菌最为常见的病,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子实体受害后变褐色,菇体畸形、溃烂,有臭味。防治措施:常压消毒培养袋,灭菌要彻底,覆土用1∶500多菌灵或苯菌灵、敌克多等...
蘑菇出现红根菇是生理病害。主要原因在于出菇后气温低、蒸发少、菌丝生活力弱、吸水能力差、出菇慢、喷水过多、相对湿度太大,或是气候突然变化刺激、通风不良、培养料偏酸、喷施葡萄糖过多(肥害)等在素。预防措施:根据蘑菇子实体和菌丝长势及天气状况用水。注意避开低温时间喷水、通风,覆土的含水量一般应在18%一22%之间,如培养料偏酸,可喷施3%的石灰水澄清液缓解。...
黄色单孢杆菌病黄色单孢杆菌病是由黄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一、症状表现双孢菇感病后,先在菌盖上长出褐色斑块,随蘑菇子实体的生长,病斑也逐渐扩大,并深入菌肉内,使整个子实体变为褐色或深褐色,最后病菇萎缩死亡且腐烂。二、发病条件该病多发生在秋菇的后期,常通过喷水和采菇传播。在湿度大、温度为10℃以上、通风条件较差时易发病。三、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同锈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