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普遍利用袋栽法生产黑木耳,这种方法节约木材、减少占地、方法简便,产量可观。东宁县耳农在三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科学简便的管理方法。选:选择适于本地条件的优良菌种,最好自己培育菌种,不断筛选提纯,保证出耳率。接:三级菌必须自接,室温保持在18――22℃之间,最高不得超过28℃。装:机械均匀装袋,采用大容量常温锅杀灭杂菌。放:野外畦床放袋,床间距8――10公分,分床后间距20公分。喷:早晚两次喷水,最好采用微灌浇水。苫:早遮草帘,晚收草帘,保持全天遮阳,使耳袋湿润。管:及时消灭虫害,清除坏袋,及...
选黑木耳菌中要四看看外观.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中是否相符,以防错购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看耳瓶壁与料之间,齐之间如无谈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少量耳基为正常菌种,如果太多,则传代次数过多,接种后虽出耳早且多.但长不大,产量较低.看菌块木屑菌种表面其表面均长有菌丝,已看不到木屑,挖出时以成块不松散为优良菌种...
室外养菌、室外地摆、室外出耳的黑木耳地栽技术,经过刘永昶多年努力,今年在辽宁省宾县糖坊镇吉源村务本屯大面积试验成功,每亩地收干耳400~500公斤。由于利用段木生产黑木耳,糖坊镇已毁坏了大量的林木,有识之士呼吁尽快推广木屑栽培黑木耳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现任辽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高级家农艺师的刘永昶用木屑作为培养料,进行了大面积地栽黑木耳试验。他把直径为17厘米、高度为33厘米的特制塑料袋装了1.1公斤培养料,灭菌后在室外养菌,待菌丝体形成后,采用草帘遮光出耳。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
室内培养菌丝,院内挖沟吊袋栽培黑木耳,更接近了黑木耳自然生长的环境条件,开创了庭院经济的新路子,栽培技术如下:1、配料:培养料的配比是:棉籽皮73%,玉米芯20%,麦麸5%,石膏粉1%,白糖1%,也可根据当地资源,使用其他配方。将原种接入塑料袋内的培养料中,直接生产黑木耳,拌料、装袋、灭菌、接种以及在室内培养菌丝,与常规做法一样,一般培养45天,菌丝布满全袋,转入出耳阶段。2、准备:院内挖1米宽,1.3米深的地沟,沟长和数目依院落而定,沟两端挖出向两边延伸的漫坡,沟上横架木棍,或顺沟拉几道铁丝,供吊袋用...
蛇眼病,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种植的木耳菜,均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是木耳菜的重要病害。一、症状识别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病斑呈紫褐色,后来病斑发展为圆形或近圆形,中央部分呈灰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为紫褐色,有点凹陷,成膜状,由于质薄,最后容易破裂穿孔,在病斑上长有不大明显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病斑,失去了商品价值,不能食用。识别要点:病斑边缘为紫褐色,中间灰褐色或黄褐色,呈膜状,后期容易破裂,病斑上有不大明显的小黑点。二、发病规律1.病原菌木耳菜蛇眼病是由半知菌叶点属尾孢菌Cercosporasp.侵染引...
随着袋栽黑木耳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各地的需求。黑龙江林口县科协食药用真菌推广中心课题组,利用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这一新技术的发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阔叶树叶原料处理。把林区落地的树叶和小树枝收集回来晒干,粉碎。每粉碎30千克干树叶,同时粉碎10千克豆秸秆备用。二、培养料配方与配制方法①栽培料配方:树叶粉71.7%,豆秸秆粉20%,玉米粉5%,黄豆粉2%,石膏0.6%,石灰粉0.7%,加水调整至含水量55%,pH值7-8.5...
注意看外观。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以防错购。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注意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注意看耳基。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少量耳基为正常菌种,如果太多,则传代次数过多,接种后虽出耳早且多,但长不大,产量较低。注意沉淀物。如果瓶壁没有或仅有浅褐色胶质物属合格菌种;如果有黄褐色液体,属老化菌种,不可购买。注意...
黑木耳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高档食品,也是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黑木耳营养丰富,风味可口,另外还具有益气强身、活血、通肠等医疗效果。最近的研究发现,有预防和减轻脑血栓的作用,做为一种保健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我国传统栽培黑木耳是以段木为原料,其耗费木材多,产量低,生产周期长。80年代以来推广以木屑、棉籽壳及农作物秸秆等材料进行栽培,获得了高产优质的效果,已成为快速种耳的新方式,近两年来,不断涌现出黑木耳栽培的一些新技术,已成为菇农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推动力。一、黑木耳的生活条件1、营养黑木耳对营养的要求...
症状菌袋,菌种瓶、段木接种孔周围及子实体受绿霉菌感染后,初期在培养料段木或子实体上长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菌落变为绿色,粉状。防治1、保持耳场,耳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2、耳房、耳场必须通风良好,排水便利。3、出耳后每三天喷1次1%石灰水,有良好的防霉作用。4、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用ph10的石灰水擦洗患处,可控制绿霉菌的生长。...
紫木耳不仅营养丰富、食法多样,而且适应性强、产量高。用玉米芯栽培应抓好以下几条关键措施:培养料配制玉米芯含糖分较多,易发生霉烂变质,应在通风干燥处存放,使用前粉碎成豆粒大小。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3%,棉籽壳25%,蔗糖1%,石膏粉1%,另加水130%-140%。拌料时,应先将玉米芯和棉籽壳混合加水堆闷一夜,让其吸足水后再加毛主席其它拦匀。装袋灭菌选用规格为17×35厘米的薄膜袋,先用细线扎住一头,从另一头装料,边装边压实,以稍紧为宜,每袋可装湿料1.5公斤左右。装袋后即可上锅灭菌。一般在土蒸锅内灭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