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多糖再次。单糖和双糖能促进菌丝生产迅速,多糖能促使其草菇菌丝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草菇能利用有机氨、氨态氮。因此,在实际栽培中,必须使用优质、足干、金黄色的稻草。2温度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40℃,最适温度为32-35℃,低于20℃生长极微弱,10℃停止生长,呈休眠状态,5℃以下或45℃以上菌丝很快死亡。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温度为28-33℃,低于20℃或高于35℃,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草菇是恒温结实...
一、场地选择夏季栽培平菇的场地应选在阴凉处。可利用室内地面,也可因地制宜地选择在室外具有生态小气候环境的作物地里套栽,如辣椒、茄子、玉米、水稻等田间和瓜豆行间。若在遮阳很好的树荫下或葡萄架下,可做小塑料畦棚,外面覆盖草帘,创造便于人工调温的小环境。二、品种选择品种要选择抗杂力强、抗虫抗病的广温型或高温型品种。如江都71号、早熟5-1、金凤2-1等品种在夏季均表现良好。三、栽培管理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0%、杂木屑30%、玉米心25%、麦麸10%、石灰2%、过磷酸钙1%、石膏2%,含水量62%-65%。用规...
栽培季节草菇菌丝体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5~35℃,最适宜温度为30~35℃,子实体生长的温度为26~34℃,最适宜的温度为28~30℃。从堆料到出菇结束约需1个多月,是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最高,生长周期最短的类型。根据草菇对温度的要求,各地可选择适当的栽培时期。 栽培原料棉子壳、废棉、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花生壳及栽培完平菇等均可使用。要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草料。场地选择与处理菜棚、菇棚、室内、室外、树林下、阳畦、大田、果园等场所均可生产。大棚要加覆盖物,并在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要进行...
近几年来,广大农村利用作物秸杆、牲畜类便等资源,大力建设沼池、使用沼气,而大量沼渣的再利用却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有的直接作为肥料下地,有的则抛弃于田头村边,沼渣作为一种资源,这种浪费令人惋惜。本期我们特刊登山东省农科院曹德宾研究员撰写的“沼菌结合”――利用沼渣种蘑菇的一组文章,希望能引起农民朋友对开发利用沼渣的重视。草菇,典型的高温食用菌品种,常规栽培一般在6~8月份进行。将沼渣经过基料调配后作为草菇栽培主要原料之一,实现了对沼渣的再利用,种过草菇后,菌糠废料再作为有机肥下地,最大限度地延长了农村生物...
瘤盖菇症状:菇体发育生长缓慢,菌盖上出现颗粒或瘤状突起物。发病严重时,菌盖僵缩,菇质硬化,菇体停止生长发育。防治:选择中低温型品种进行栽培,加强温室保温、增温措施,控制好温室出菇温度。通常中温型品种温室出菇温度应控制在8℃以上,低温型品种应控制在2℃以上。粗柄菇症状:在原基发生后,菌盖分化和发育不正常,主要表现为菌盖小、菌柄长且柄粗质硬,商品价值大大降低。防治:低温天气,产菇的温室在采取密闭式保温防寒措施时,要注意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以确保温室内氧气的足量供应。蓝色菇症状:在菇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菌...
1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品种。2菌种及菌袋制作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及菌袋的制作时间。由于母种、原种、栽培种、菌袋的发菌时间分别需10天、40天、40天、40天,菌袋发菌完毕至出菇需10天,出菇至上市需20天,因此应在春节前约160天开始制作母种。3发菌期管理按上述“倒推法”制作菌种和菌袋,仅能大致确定第1潮菇的出菇时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菌速度与实际需要时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利用气温(实际是料温)对发菌速度进行调节。方法是:发菌速度太慢,可采用升温法加快发菌。即用电炉或煤炉加...
该病由粉红单端孢霉菌侵染引起,一般在培养料含水量大的情况下发生严重。其症状是平菇菌盖初期有白色绒毛状菌丝,后呈粉红色、粉末状霉,严重时,红粉状霉很厚,菌柄、菌褶均有红粉色,菇体停止生长,僵干。防治措施:配料时严格控制好培养料的含水量,加强菇房通风和相对湿度的管理。及时清除染病的菇体,病区喷洒1:5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
1、采收与修整。草菇应在伞盖与菌柄即将破裂时采收。这时菇体质量最好。草菇后熟迅速,采后的鲜菇应立即进行整理,除去菌根杂质,削去基部泥砂,用清洁水冲洗一遍,以免“伸腰”或开伞。2、杀青。将净水或自来水注入铝锅或不锈钢锅中,烧沸。按每2公斤水加50~70克食盐比例加入食盐,把修整冲洗好的草菇放入锅内开水中煮制,边煮边翻动,使菇体杀青均匀,随时除去泡沫。杀青时要求菇水比为1∶2~2.5,以便杀青翻动过程减少包被破裂。杀青时间应视火力和菇体大小而定,一般为3~5分钟,通常是菇大煮制时间长,菇小煮制时间短,应以菇体...
在草菇生长过程中,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可取得增产的效果。一、二次接种采取二次接种措施,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一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将培养料pH值调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亦可在第一、二潮菇采收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喷洒1%的石灰水,以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左右。用稻草栽培草菇,可在堆草播种后4天,在...
白灵菇近几年发展迅速,由于白灵菇一般只出一茬菇,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料,我们经过试验,可以利用白灵菇废料添加部分辅料来生产平菇。1、选用品种。应根据季节选用菌丝粗壮、生活力旺盛的菌种,购买菌种应到信誉好的科研单位,并应详细了解所购菌种的生理特点,千万不能盲目购种。2、配制培养料。(1)原料处理:白灵菇废料应选用无杂菌,无虫害的,所添加的玉米芯等辅料也应新鲜,无霉变,白灵菇废料应粉碎成花生米大小;(2)生产配方:A.白灵菇废料50%,玉米芯(粉碎至黄豆粒大)40%,麸皮4%,磷肥1%,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