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农业网

养殖技术

对虾的收获与保鲜技术

对虾的收获与保鲜技术

a.收虾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应定期采集虾样,测定其体长和体重,以总体生长情况预测虾群的蜕壳期,安排在对虾两次蜕壳之间适时收虾,切勿拖延。收虾最好安排在早晨开始,中午前结束。遇到紧急情况,如寒潮来临或疾病暴发时,应及时抢收。b.收获方法:多采用闸门挂网、放水收虾的方法。利用对虾趋弱流、顺强流的特点,急速放水进行收获。也有单位采用虾网捕虾。c.收虾时应注意事项。主要有:做好一切收虾的准备工作;收虾前24小时正常投喂;检查软壳虾所占比例,比使在5%以上暂停收获;严格控制放水速度,防止虾网破裂;水排不干净的虾池,...

养蟹水稻田咋样防虫

养蟹水稻田咋样防虫

 稻水象甲是水稻生产的大敌,一般发生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60%―70%,甚至造成绝收。由于稻水象甲具有繁殖极快、迁移性强、昼伏夜出的特点,近几年来的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防治稻水象甲的农药较多,但不外乎高中毒有机磷、呋喃丹和水稻田不提倡使用的菊酯类,对螃蟹危害严重,无法使用。为筛选养蟹水稻田和绿色水稻田防治稻水象甲的无公害农药,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选用了国内外十几种最新杀虫产品,历经2年全面试验,最终选定瑞士生产的阿克泰25%水分散粒剂为养蟹水稻田防治稻水象甲和其他常见害虫的惟一药剂。阿克泰是...

淡水龙虾纤毛虫病的综合防治

淡水龙虾纤毛虫病的综合防治

1.病原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鳃上等,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甚至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幼体在患病期间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的发育变态。2.防治方法(1)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2)用3%~5%的食盐水浸洗,3~5天为1个疗程;(3)每立方水体用25~30克福尔马林溶液浸洗4~6小...

泥鳅的 庭院饲养

泥鳅的 庭院饲养

 泥鳅是群体数量较大的小型温水性鱼类。生活的水温范围为15―30℃。最适生长水温24―27℃。泥鳅系杂食性鱼类,幼鱼期间喜食动物性饵料,成鱼期间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鳅肉含蛋白质高达22.6克。泥鳅还可人药,能补中益气,壮阳利尿,增强体质。农家庭院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下面介绍农家庭院人工饲养泥鳅的方法:一、泥鳅鱼池的兴建兴建泥鳅鱼池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水体或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无农药污染的空闲地建鱼池。鱼池可用砖、石砌成,面积和形状大小可自...

藕田养殖河蟹技术

藕田养殖河蟹技术

在藕田中养蟹,藕田不仅给河蟹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生长环境,同时也给其提供了饵料生物,反之,对莲藕来说也是有利的,表现在:一是河蟹可吃掉田中部分杂草和害虫,起到人工除草和生物治虫的作用;二是河蟹爬行运动和摄取底栖生物的活动起到松动泥土的作用,促进了莲藕整个植株的生长;三是河蟹排出的粪便含有氮、磷、钾等肥分,起到了增肥的作用。总之,藕田养蟹具有藕、蟹互利共生的特点。为使河蟹在藕田里能快速生长,在饲养期内达到商品规格,获取较高的回捕率,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藕田选择养殖河蟹应选择环境安静、光照和水源充足、...

青虾人工养成

青虾人工养成

青虾的养成有池塘混养、单养、稻田养殖等方式,可因地制宜选择。池塘养殖:由于青虾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较差,不耐低氧等,因此不论混养、单养,养殖池塘均要求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以667-6670平方米为宜,水深在1-1.5米之间,池坡度大,要有较宽的浅水滩脚,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5厘米。在池边和水面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供虾栖息、隐蔽,但水生植物面积不能超过水面的1/3,排水处要挖设集虾槽,便于干塘捕虾。进排水口要装配密网,防止野杂鱼进入虾池和虾逃跑。虾苗下塘前必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单养,...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技术(二)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技术(二)

3.黄头病[病因]该病病原是黄头病病毒,呈杆状,有囊膜,病毒粒子[50~95]纳米×[130~380]纳米,属单链RNA病毒。[症状]病虾早期游动迟缓,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主要感染鳃组织、淋巴器官、血细胞和结缔组织等。该病毒毒力较强,对虾被感染后3~5天内可全军覆灭。患病虾组织多处坏死。胞核缩小或破裂,核周围细胞质内有嗜碱性的球形包涵体。染毒组织的血窦中有一种独特的数目不等的球形细胞。其胞质嗜碱性、球形胞核居中。[流行及危害]该病首先在印度斑节对虾的精养塘中发现...

河蟹保活运输的技巧

河蟹保活运输的技巧

 秋冬来临,河蟹开始上市,北方地区早捕的成蟹也接着投放蟹种,为明年丰收打好物质基础。据此,不论蟹种或成蟹都涉及运输问题。如技术不到位,往往有大量死亡。这里介绍运输途中不仅保鲜而且保活的技巧。一、蟹种自游泳状态的“大眼幼体”脱皮后变成8条腿爬行生活时开始至性成熟前,这一阶段都可用来养殖的种源为蟹种(幼蟹)。从规格划分,由1万尾/公斤~2万尾/公斤的规格称为鱼种。运输蟹种,人们习惯用尼龙丝袋盛放后装入竹篓或塑料泡沫箱中,缺少必要的事先排泄鱼种粪便的准备,因而降低了成活率。科学的方法是:一要在5℃~10℃时装运...

泥鳅养殖技术汇总

泥鳅养殖技术汇总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待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一、技术要点1.养鱼稻田的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粘性土质。2.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

巧养泥鳅

巧养泥鳅

近年来,泥鳅因为营养丰富,赢得了“水中人参“的美誉,市场销路逐年看好,也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尝试人工养殖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出养殖技术中的几个小诀窍,从而获得了成功。人工养殖泥鳅大多产量低、品质较差。引进优良鱼种,与当地泥鳅进行杂交,培育出体形大,整齐度好,肉质细嫩,生长迅速,外观呈金黄色的泥鳅新品种。亩放养鱼苗2万余尾,成活率达70%以上,养成后最大单尾重达250克。养泥鳅,归纳起来有几“巧“:条件巧利用有条件可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闲地,挖建几个深一米多、面积几百平方米的水泥鱼池。池内水深60厘米,池底...